筑城筑迹·贵阳城建百年变迁(18)| 90年代的贵阳(2)

发布时间:2021-04-11 10:25   来源:贵阳市住建融媒体中心  

  编前:

  2021年正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值此重大历史节点,我们翻阅贵阳市城建档案,遴选出近千幅珍贵的资料,于七一前夕推出100集贵阳城建历史影像回顾,为您呈现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百年征程,多少奋斗之我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追寻《筑城·筑迹》,牢记初心使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两个一百年建设再添华章!

  机遇·腾飞:90年代的贵阳(2)

  1994年,贵阳市完成了以贵开路、神奇路、客车站高架桥为代表的“五路两桥”建设。

  具体是:浣沙路、枣山路、神奇路、贵开路、达高路和浣沙桥、达高桥。

图片
图片
图片
▲94年建成前、后的客车站高架桥
图片
▲达高桥原貌
图片
图片
▲94年修建前、后的神奇路
图片
图片
▲94年建成后的贵开路

  1995年贵阳市又完成了以都司路、蟠桃宫立交桥为代表的“十路两桥”建设。

  具体是:都司东路、解放路南段、东段、枣山路、油榨街、新华路、西湖路、花溪南大街、黄河路、火炬大道以及万东大桥和兴关高架桥。

图片
▲南明桥
图片
▲修建前的新华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成后的新华路

  都司东路是当年新开辟的城市主干道,它从城中心区向东连接龙洞堡国际机场。

图片
▲建设中的都司路
图片
图片
▲建成后的都司路高架桥

  枣山路、浣沙路及解放路的拓宽改造为城中心区环线的畅通打下了基础。

图片
图片
▲修建前、后的解放路

  编后 每日寄语:

  90年代,贵阳市区里的房屋大多还是显得低矮破旧,但是改造升级的道路却开始显得气派起来,城市要发展、经济要腾飞,交通要先行。

  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改造旧街道,打通断头路,实现市内各地“无缝链接”,全市路网体系框架逐渐成形,不仅方便了市民,还释放了商业潜力,贵阳再也不是骑行十几分钟就能穿城而过的小地方了,道路建设撑起了城市蓬勃发展的希望。

  上期回顾:筑城筑迹·贵阳城建百年变迁(17)| 90年代的贵阳(1)

  编辑:魏金豆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