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春耕曲” 共绘丰收图——2023年贵阳贵安春耕生产现场推进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3-03-08 18:36   来源:贵阳日报  

  春意盎然,正逢农时。修文县久长街道孟冲村的猕猴桃有了“避雨棚”,果林地里用上了山地农机;开阳县硒城街道双永国有林场的林下红托竹荪种植基地里,数十位种植能手正栽下食用菌;息烽县小寨坝镇瓮沙村的蔬菜产业项目基地里,“小田”变为“大田”后,原本的破碎地块被整合为连片平整土地……连日来,贵阳贵安各地呈现出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春耕曲”奏响在贵阳贵安的大地上。

  3月7日,2023年贵阳贵安春耕生产现场推进会举行,市县两级参会人员走进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进行现场观摩,切身感受贵阳贵安田间地头的繁忙农事,亲身体验贵阳贵安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

在开阳县刘育村马铃薯生产基地,数台农机在来回翻耕土地。

  田间地头农事忙

  迎着濛濛细雨,观摩人员走进双永国有林场的林下红托竹荪种植基地,数十位种植能手正手挥锄头、脚抵垄地,翻耕松地后种下一个个菌棒。

  该基地规划面积300亩以上,采取“公司+国有林场”发展模式,带动双永林场职工参与种植,基地建成后产值将达360万元。

  “林下红托竹荪种植基地规模还是挺大的,关键是这个基地的产值还比较高,基地‘公司+国有林场’的模式也通过农业企业带动了国有林场和周边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劳务就业和经济增收。”白云区副区长陈光明说。

  在瓮沙村的蔬菜产业项目基地,放眼望去,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平平整整,各类蔬菜种苗正被陆续种下。

  该基地面积500余亩,涉及农户100余户300余人,是息烽县主要次早熟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基地实行“小田”变“大田”,平整土地266亩,将302块破碎田整合为51块田,新增耕地面积12亩,增幅4.5%。

  这里还推广“稻+菜”轮作模式,常年种植早熟蔬菜1000余亩(次),亩均产量1.5吨以上,亩均产值近万元,亩均纯收入达7500元以上。

  “观摩瓮沙村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感触很深,尤其是基地‘小田变大田、人工变机械、低效变高效、保供能力提升’的四个显著特点充分激发了农户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机械化率,亩均产值大幅提升,值得学习借鉴。”开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毛榜勋说。

农户在开阳县双永国有林场的林下红托竹荪种植基地种植菌棒。

  农机“铁臂”助春耕

  “轰隆隆……”观摩人员走进孟冲村的600亩猕猴桃提质增效基地,山地农机正在地里“劳作”,农机“铁臂”取代人工手臂,高效翻耕土地。

  该基地建于2013年,是“修文猕猴桃”公用品牌授权基地,获得猕猴桃出口果园证书,持有“米小猴”商标。为提升猕猴桃品质,该基地在2023年果园提质增效项目中实施了350亩宜机化改造、200亩标准化栽培、50亩避雨防雹设施栽培等,还依托猕猴桃专业村建设,引进专家提供技术服务,并以该果园为核心区,在周边乡镇辐射建立示范点7个,对标新西兰猕猴桃果园标准,引领修文县猕猴桃果园提质增效。

  “猕猴桃提质增效基地采用避雨设施,并通过宜机化改造应用山地农机,这对猕猴桃品质会有很大提升,继而提高修文猕猴桃品牌美誉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副队长李雪非说。

  此外,在开阳县硒城街道刘育村马铃薯生产基地,马铃薯播种机、植保无人机、打药机、背负式吹风机和割晒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正在作业,现场一片火热。

  近年来,开阳县帮农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刘育、高云等村开展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示范,亩均增收760元,取得了良好效果。

农户操作山地农机在修文县孟冲村600亩猕猴桃提质增效基地作业。
在开阳县刘育村马铃薯生产基地,讲解员向观摩人员介绍农机的功能。

  设施养殖添动力

  在息烽县温泉镇尹庵村的生猪产业项目基地,观摩人员通过看展板、听汇报,详细了解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该基地由贵州强鑫瑞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造。该公司以“公司+新乡贤+农户”模式经营,目前已成为贵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有800多头能繁母猪。

  “在春耕备耕时节开展这么大型的观摩活动,我觉得很及时,这不仅给我们增强了信心,更坚定了发展思想。”息烽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彭秀丽说,观摩活动给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发展农业产业要有强有力的经营主体来带动农户,如果只靠农户自己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规模,在市场上也很难有竞争力。下一步,她将把在观摩中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更好地指导和服务息烽县农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贵阳市以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坚持提质增效、稳产保供,全面推进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绿色化发展。截至2022年,贵阳市拥有全国生猪调出大县1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1个、种猪场10个、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294个。

  在息烽县西山镇小堡村,观摩人员领略到贵阳贵安设施生态渔业的高速发展。近年来,贵阳贵安按照产业绿色化发展要求,聚焦水域生态安全、渔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设施生态渔业。截至2022年,贵阳贵安已建成高位池等设施生态渔业养殖基地17家,实现年产量2300余吨,2023年将建成投产7个设施生态渔业基地,新增产量100万斤,初步形成节水、节地、生态的山地特色渔业。

  “通过观摩,让市直部门和各区(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感受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这不仅加强了大家的交流,更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思路。”市供销集团公司农资农化板块负责人高浩说。

息烽县尹庵村生猪产业项目基地内,显示屏在播放生猪生产车间的实时监控画面。
息烽县小堡村的设施生态渔业项目基地。

  亮点点击

  现场签订农资直供直销协议

  3月7日,记者从2023年贵阳贵安春耕生产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更好地服务贵阳贵安“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农资公司与“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农资直供直销协议。

  据了解,农资供应事关粮食稳产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资供应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按照农资直供直销“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部署,市农资公司实行价格兜底保障,目前已摸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292家、用肥需求2万余吨,已签订服务协议739家、直供直销化肥344吨。

  协议签订后,市农资公司将紧紧围绕农资供应工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农资稳价保供服务和产中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资稳价保供服务工程,建立农资直供直销惠农机制,减少农资流通中间环节,有效降低农业种植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农业种植增效增收,持续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个10万+100万”产业有序推进

  贵阳贵安春耕生产及“4个10万+100万”产业正有序推进。

  “4个10万+100万”产业涉及建设示范生产蔬菜基地10万亩、果树提质增效10万亩、提升生猪产能规模10万头、发展林下种植10万亩以及新增水产品100万斤。

  截至3月6日,蔬菜方面,已完成“稻+菜”种植10422亩,已采收2626吨,启动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12个,开展夏秋优势蔬菜集约化育苗1.15亿株。在修文县洒坪镇红星村、清镇市新店镇鸭池河村、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等建成“稻(粮)+菜”蔬菜专业村19个,培育蔬菜种植大户200个、企业48家。

  果树方面,聚焦猕猴桃提产、草莓扩面等重点工作,争取省级四化基金重点支持猕猴桃避雨栽培设施建设,拟定猕猴桃标准化栽培示范、草莓基地提升示范、桃品种改良示范、最美果园建设等88个项目。生猪方面,已确定实施主体及项目83个,开工建设62个,投放猪苗2.65万头。林下种植方面,已完成林下种植面积33427亩。水产品方面,已明确7个项目实施主体及建设内容,其中,6个项目已基本完成生产设施建设,已投苗79万尾。

  2023年,我省下达贵阳市粮食种植任务126.3万亩、产量38.9万吨以及大豆种植11.1万亩、油料种植45.1万亩。截至3月6日,已种植油菜44.92万亩;完成春播粮食8.61万亩,犁田4.6万亩、犁土22.42万亩,春播总体形势良好。

  多措并举保春耕农资供应

  贵阳市供销社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工作。

  抓品类扩大,保货源充足。市供销社积极对接厂家、铁路部门、汽运部门,筹措资金、组织货源、组织调运,确保农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同时,与优质厂家达成主渠道供货合作,对接全国17家化肥生产企业和大型农资商品流通商,打通供应渠道,引进20余种化肥品种补充储备供应市场,确保供销社农资货源充足。

  抓直供直销,保价格稳定。市供销社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贵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贵阳贵安农资直供直销“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方案》,实现市、县两级供销社、农业部门的工作联动。同时,对贵阳贵安“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走访,摸清用肥需求,宣传直供直销优惠政策,签订服务协议。开通农资化肥线上商城、电话销售专线,充分利用供销电商物流“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以“线上订购、线下配送、送货上门”的点对点直供模式,以最优惠的价格直送到农户手中。

  抓绿色农资,保用肥安全。市、县两级农化服务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农民科学用肥,减少无效化肥投入,同时严把农资进货质量关,积极配合市工商、质检、农业等有关职能部门做好规范经营。

  抓机制创新,提升主体获得感。一是推进农资一体化发展机制,筹备市、县两级供销社通过股权合作成立“贵阳供销农资服务总公司”,构建市、县、乡、村农资供应流通网络体系。二是创新农资价格保险机制,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探索创新“保险+期货”的农资价格保险保障机制,化解农资价格上涨风险,保障经营主体和农户权益。三是推动点面结合供应保障机制,打通农资购肥“最后一公里”。

  锚定目标加快发展林下经济

  贵阳贵安今年将完成10万亩林下种植任务,目前已完成林下种植33427亩,完成目标任务的33.43%。

  据了解,贵阳贵安要求各区(市、县)、国有林场对照下达的目标任务,抢抓最佳种植季节,指导企业与国有林场、种植农户签订种植合作协议,尽快清理林地、开展种植工作。

  做好菌棒保供。一是加强与菌棒生产企业、种植企业的对接,实时掌握菌棒的生产动态和落地情况,努力加快林下红托竹荪的种植进度。二是督促指导各种植企业在5月底前落实菌棒订金,签订合同,锁定菌棒生产,确保全年任务完成。

  落实保障措施。督促指导相关农业企业落实技术人员,为各基地配足技术人员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实行网格化管理,保证规范种植,确保种植产量。各相关部门加快对接,落实贴息贷款、农业保险等金融支撑措施。

  强化主体培育。一是对现有种植企业在融资贷款贴息、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二是优先对发展林下食用菌的种植主体,按照《贵阳市社会投资林下经济产业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给予资金补助;三是持续培育更多有林下食用菌种植潜力的家庭林场、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合作模式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子月 王涛/文 范贤明/图

  编辑:龙银圆

  统筹:张强

  编审: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