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步履铿锵踏歌行 乘势跨越正当时 | 2023市两会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2023-02-09 10:27   来源:贵阳网·甲秀新闻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弹指一挥间,城乡展新颜。

一年多来,花溪儿女众志成城、真抓实干,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以最浓厚的氛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最坚决的态度落实区党代会决策部署,以最强烈的担当深入推进“三区”融合,以最有效的举措全力稳住经济大盘,以最广泛的共识凝聚团结干事强大合力,干成了一系列大事、难事、要事,经受住了新考验、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

站在新的更高起点,花溪儿女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自觉,胸怀大局大势,紧扣发展脉搏,找准历史方位,他们与时代同行、与潮头共舞,用实干与担当解答“时代考题”,竭力做到“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勇立潮头,奋力走出一条具有花溪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绿意盎然的花溪城区一角。

A 狠抓工业强区 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

岁末年初,走进位于燕楼工业园区内的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基地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加班加点抢抓工期,大型工程车来回穿梭,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该项目是“十四五”时期花溪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总体布局包括办公区、厂房区、仓储区和污水处理区等功能区,项目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同时兼顾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的功能性需求。

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基地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是花溪区聚焦“一主一特”产业布局,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缩影。2022年以来,花溪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工程,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区”之路,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生态特色食品为特色的“一主一特”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一批投资量大、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及发展,工业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去年,达沃斯光电产业基地项目落地燕楼工业园区,不仅实现花溪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零的突破”,还通过“龙头”辐射效应,带动小白助理柔性线路板项目、灵畅互动科技项目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落户花溪,全力补强产业链短板、壮大产业集群效应。

同样位于燕楼工业园区的花溪特色食品产业基地项目(一期),也于去年底完成主体建设,目前正在推进中意食品、黔福香、汇美添喜等特色食品企业“退城进园”集聚发展,将通过助企升级、扩大产能和招商引资,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生态特色食品集聚区。

如今,花溪区以燕楼工业园区为主战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主导产业和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建好用好“两图两库两池”,成功引进达沃斯光电、芯际探索、灵畅互动、云巡科技等项目。特色食品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即将建成,全产业链布局“花溪牛肉粉”,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不断壮大。

在此过程中,花溪区更加注重营商环境,以改革的思维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试点新型工业化项目“交地即交证”,打造“贵人服务·溪心办”品牌,一个投资兴业的新高地正在加速形成。

B 推进城镇建设 城市能级实现新提升

走进花溪区十字街,过去破旧不堪的景象一去不返,映入眼帘的是时尚现代的裸眼3D巨幕、业态特色鲜明的商业店铺、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创产品和墙绘、充满回忆的特色美食……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

十字街的成功改造,是花溪区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花溪区不断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81%左右。

在这里,城镇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以贵安新区、花溪区、经开区融合发展为契机,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新增城镇建设用地9.99平方公里。编制完成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和旅游发展等多个“十四五”专项规划,完成石板现代商贸服务园、孟关现代商贸物流园空间及产业等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有序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

在这里,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有序推进城镇开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十和田、十字街等区域有机更新,成功打造十字街示范街区。狠抓石板现代商贸服务园规范提升,园区道路环境、供排水、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加快推进孟关现代商贸物流园和汽贸城提档升级,加大力度培育新增限上企业和新增市场主体,引进新能源车、房车、机车等新业态,园区发展稳中向好。

在这里,城镇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打好交通治堵攻坚战,打通松柏路支线等“断头路”,3座配套人行天桥建成投用,甲秀南路——花桐北路节点改造主线建成通车,城市交通拥堵显著缓解;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区级平台公司主动担当作为,组建专业物业管理公司,承担无物业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面消除无物业管理小区,完成垃圾干湿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打好违法建筑治理攻坚战,完成城市内涝隐患点专项整治,房屋管理大数据平台建成投用,获评省级数字治理示范项目和贵阳贵安优秀数字应用场景。

C 促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  

今年一月份,“打造品牌农业 振兴‘莓’好乡村”花溪区第三届“花小莓”草莓采摘季隆重开幕,花溪草莓再次吸引大众目光,引来众人采摘尝鲜。

近年来,花溪区把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不断优化种植布局,创新经营模式,强化市场营销,打造绿色品牌,凸显了花溪草莓的良好品质和“花小莓”良好的品牌效应。目前,花溪区全区草莓种植面积4300余亩,“小草莓”已成为农民、企业增收的“大引擎”。

花溪草莓只是当地繁多农业产业的其中之一。花溪区聚焦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五大关键”,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过去一年,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61万亩、粮食产量创近5年新高。孟关林场红托竹荪项目成为全市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发展种苗产业,草莓种苗、高粱种苗项目顺利投产。

与此同时,花溪区不断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加快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不断做大“花小莓”“花小桃”等区域公用品牌,“花溪草莓”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此外,花溪区按照“三个转向”的要求,大力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实施农村水环境治理项目、农房风貌改造,消除2万余户旱厕、无厕,行政村5G网络、污水集中收处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加快建设,青岩龙井村、高坡扰绕村等成为国内知名旅游村寨,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D 发展全域旅游 旅游产业实现新提质  

花溪区山青水绿,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这里不光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有稀缺的人文景观。秀美的山水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相融,让花溪拥有青岩古镇、天河潭、十里河滩等诸多宝贵的旅游资源。

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景城一体化的推动,主城区与大景区相互交融、浑然一体。通过对青岩古镇、天河潭、十里河滩、花溪公园、黄金大道等景区景点的提升改造,花溪颜值更加靓丽;提升改造后的花冠路、甲秀南路、花溪大道让通景出城愈加通畅;正在打造的花溪湖,连接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让花溪成为一幅天然的美丽画卷。

发展过程中,花溪区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相融相盛,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以往提到青岩古镇的特色,首选猪脚和鸡辣椒等美食。近年来,花溪区及青岩古镇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立足古镇特色,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进行精心规划打造,推动硬件和软件提升,不断优化服务,古镇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不断完善,来到青岩游客有了更多选择。

随着贵阳夜经济蓬勃兴起,青岩古镇相继推出“魅力青岩·大明志”“青岩·寻访”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了一批独具历史文化特色的网红景点,古镇夜间消费氛围浓烈,人气不断攀升。

古镇旅游的火热人气,带动周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依托紧邻国家5A级景区地理优势及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具有布依风情的青岩镇龙井村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焕发勃勃生机。

在专业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下,这个距青岩古镇中心仅一公里的布依小寨陆续完善硬件设施配套,兴起一批高品质的特色民宿、创意手工等新型业态,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两万元。

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上,近年来花溪区不仅成功打造青岩镇龙井村、高坡乡扰绕村等乡村旅游甲级村寨、乡村旅游乙级村寨、乡村旅游精品级客栈、乡村旅游优品级客栈,还陆续推出青岩镇龙井、山王庙,以及高坡扰绕、云顶、久安等5条乡村旅游线路,逐步探索出“景区带村”“公司+”等发展模式,让旅游配套更加丰富、旅游业态更加多元、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E 厚植生态底色 绿色发展彰显新优势  

去年11月19日,在生态环境部举办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花溪区获评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至此,生态环境领域含金量最高的国家级两块金字招牌已在花溪区汇齐。

实践中,花溪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的具体内容,深刻领会好“强省会”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巩固提升花溪区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指引下,发展经历转型阵痛,走过“索取消耗自然资产——恢复补充自然资产——保值增值自然资产”的艰难历程。

在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同时,花溪区坚决扛起生态保护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算好“绿色账”、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走出了一条具有花溪特色的“大生态、大花园、大旅游”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这条绿色发展之路上,花溪区持续强化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乡村环境治理“五场战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持续加快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花溪水库、阿哈水库、松柏山水库等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

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孟关国有林场完成全市首宗森林碳票交易。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实施贵州海砼商品混凝土、贵州红阳机械等技改项目。

下一步,花溪区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以高质量的“两山”转化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F 办好民生实事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一直以来,花溪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工作,让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

为强力推进城市“一圈两场三改”,花溪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全面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持续规划布局新建、改扩建项目,精准回应群众需求。同时,加大停车场、农贸市场项目建设力度,有效解决群众买菜难、停车难问题。持续实施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十字街成为全市新型城镇化暨“三改”示范项目观摩点,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在农村“五治”中,大力“治房”,完成农房摸底和村庄规划编制,创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示范点,颁发首批农村不动产登记证书;大力“治水”,完成4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5条黑臭水体整治,农村水环境持续改善;大力“治垃圾”,建设乡、村两级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站点近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实现全覆盖;大力“治厕”,无厕户和旱厕户全面清零;大力“治风”,全面落实“两书一约一会”,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此外,花溪区统筹“三区”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优质教育供给扩大、健康花溪扎实推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文体事业取得进展、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多管齐下,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促进公共服务优化提质,群众“三感指数”不断提升。

舵稳再奋楫,风劲好扬帆。面对滚滚而来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红利,花溪区已加足马力,努力在现代化建设发展征程上,创造更加恢弘的未来。

记者 李春明/文 花溪区/图

  编辑:李奕璇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