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区:破局开路谋跨越 创新奋进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2-10-16 09:55   来源:云岩频道  

  十年间,云岩区厚积跬步、志在千里,综合经济实力全方位跃升。

  十年间,云岩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十年间,云岩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居民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岩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

  2012年至2021年,云岩区地区生产总值从441.29亿元跃升至948.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527元增长至45082元,实现了翻一番的飞跃。2021年,云岩区市场主体达12.25万家,是2016年的1.5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7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94件。

鸟瞰云岩区。

  加快转型升级

  夯实产业基础

  2021年12月15日,首家入驻云岩区协同创新发展区的贵州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试运行,截至今年7月,微芯科技已完成3.58亿元产值。

  2022年1月25日,入驻云岩区协同创新发展区的贵州芯火悦创科技有限公司举行项目投产启动仪式,截至7月,该公司已完成产值2.21亿元。

  如今,云岩区协同创新发展区已入驻消费类智能电子产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机构)10家,9.3万平方米厂房入驻率达到100%,园区实现“满园”。

  云岩区协同创新发展区的发展,见证了云岩区一以贯之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近年来,云岩区积极推进“腾笼换鸟”,加快以房招商、以链招商、以商招商,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修炼内功”,破除“一电独大”传统格局。

  练内功,壮士断腕闯新路。长期以来,云岩区产业结构存在失衡之困,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对“一电独大”的传统产业路径依赖性强。为破除依赖,云岩区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工程,强力推进“工业强区”主战略,以工业大突破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在“工业强区”战略下,2021年,云岩区三马、老烟厂等工业集中发展区推进有力,园区规划面积拓展到1991亩,新增标准化厂房15.2万平方米,完成工业投资21.3亿元、增长133.1%。全区工业主体达44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88.5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4.8%,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向多点支撑转变。

  都市工业破题发展,其他产业也取得历史性突破。

  文旅产业复苏回暖。万达瑞华超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阳明祠、文昌阁成功申报A级景区,旅游市场主体达6256家,居全省前列。

  商贸业持续向好。2020年,贵阳壹号、益田假日世界、数博万达广场3个大型商贸综合体建成开业;2021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2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04.6亿元,电台街、太平路入选“全省十大最具消费潜力网络口碑夜市街”,新认定总部企业3家,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230.49亿元。

  数字经济加速聚集。2021年,新增规上大数据企业3家;规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业营业收入10.28亿元;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稳居全省第一梯队;实现城区5G信号全覆盖。

工人在三马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建设标准厂房。

  推动城市更新

  改善城市面貌

  老旧小区、棚户区、背街小巷承载着老一辈的青春,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记忆。

  “过去破旧的墙面经过重新修整后,现在成了文化墙、艺术展示墙;杂草丛生的花池种上了各种花卉和苗木;院落的空地上配置了健身器材……”日前,记者走进云岩区天华苑小区,老住户姜连旭主动“推销”起院落的新面貌,“现在小区的12栋楼电梯全覆盖,都是‘电梯房’,不少搬出去的老邻居都搬回来了!”

  依托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小区变身“景区”,居民纷纷回归,天华苑小区的蜕变是云岩区以“一圈两场三改”为载体,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进老城区环境实现更新的重要举措。

  2021年以来,云岩区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两场”,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三改”工作。“一圈”方面,云岩区科学划定了29个“15分钟生活圈”,至今共启动黔东、市北、渔安等17个生活圈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两场”方面,本年度云岩区需改扩建农贸市场17个,优化调整生鲜超市4个,共计21个项目,截至今年8月,已进场实施项目13个,完工项目2个。停车场建设方面,2022年,云岩区要完成4800个停车位建设,共涉及贵州中医一附院(一期)停车场、贵阳老百货大楼及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停车场等6个停车场项目,目前已建成3559个停车位……“一圈两场三改”工作让云岩街头巷尾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新变化。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变化的背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岩区坚守生态第一底线、攻坚城市更新、全力改善城区面貌的坚实步伐——

  近年来,云岩区城市格局从传统“一环”发展到“一核两轴三片多点”。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容至54.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99万人增长至107.7万人。人民大道、数博大道等骨干路网相继通车,城市格局、城市品质发生显著变化,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两环、四横、七纵”的城市交通骨架路网为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立体交通系统将产业、城市和群众连接得更加紧密。

  片区协同推进。2021年,老城区人民大道沿线国安厅地块、永乐路地块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东线片区温泉旅游项目和未来方舟续建项目有序推进;三马片区中铁尚和锦城、电建洺悦府等项目落地开工,数博大道延伸段建成通车;小关片区万达项目、安置房等加快建设,全面拉开了北线大开发、大建设的序幕。

  公园城市加速呈现。2021年,云岩区积极配合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持续推进历次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顺利完成“巩文”“创卫”迎检复审。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社区3个,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拆除违法建筑30万平方米。实施污水提质增效项目3个,贵医、六广门、松山、未来方舟等再生水厂运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新增城市绿地7万平方米,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98.7%,云岩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贵州芯火悦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持续改善民生

  提升幸福指数

  4月2日,从民办学校转入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的学生杨雄云下课后便迫不及待地和同学携手奔向操场,开始进行羽毛球锻炼。得益于“民转公”,杨雄云享受到优质的课后服务。

  6月17日上午11时,家住云岩区民生路附近的七旬老人陈文忠来到云岩区民生路农贸市场内的社区食堂,等待享用午餐。社区食堂的建立让附近的老年人实现了就近用餐,生活多了许多便利。

  老有所养、学有所教,承载着人民群众最朴实的期待与梦想。陈文忠和杨雄云这一老一小享受到的资源,无不展现着云岩区的为民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岩区委、区政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不断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丰盈、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百姓学有所教。积极推行“员额制”教师管理改革,提升合同制教师待遇。全力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清理整顿学科类培训机构135家。坚持把最优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用于教育事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贵阳共建校开工建设,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5670个,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达12所、居全省第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90.8%、58.1%、91.5%,“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百姓病有所医。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分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建设,建成投用蔡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高龄补贴1700万元、惠及2.2万人,获评“2021年度贵州省示范养老产业聚集区”“2021年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县”。

  百姓老有所养。社会保险扩面升级,发放低保、临时救助资金1.41亿元,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百姓住有所居。建成保障性住房700套,消除危旧房约1.3万平方米,帮助1.34万户困难群众实现住有安居。

  安全是民生之基、发展之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云岩区安全防线不断筑牢。2021年,云岩区举全区之力打响消防安全攻坚战,投入资金3.3亿元,建成各类消防站190个,专业救援和基层专职消防队员增加至1210人,圆满完成省安委办“定向体检会诊”式安全检查迎检工作。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8.7%、37.5%,连续3年实现“双降”,全年无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云岩区将一桩桩民生实事推进落实,为百姓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亮点点击

  发展夜间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夏天,可与骄阳的火热比拟的还有云岩区的太平路。

  走进太平路,个性十足的车辆整齐停靠在路边,后备箱一开,“摊主”们便开启了“出摊”模式。一眼望去,咖啡吧、柠檬茶铺、烧烤摊等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

  “我每天都会来,这里人流量大,每天晚上10点左右基本能将蛋糕售空。”“90后”刘女士是太平路上售卖蛋糕的“摊主”之一,其本身是做餐饮的,是实体店店主,夜摊经营之旅是今年3月份开始的。后备箱集市的发展,让她交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还多了一个增收的渠道。

  太平路位于贵阳老城区最繁华最核心的喷水池商圈,变为“后备箱集市”是2021年7月的事。到此“摆摊”的车主均是自发经营,多数是“80后”“90后”车主。随着越来越多人选择把“门面”搬到太平路,这里不仅成为年轻人打卡、消费的潮流地,还是都市青年梦想启航的理想地。

  整个夏季,太平路街区日均人流量达4000人次左右,节假日客流日均超1万人次。街区月均销售额近1000万元。

  太平路的“后备箱集市”是云岩区积极探索“夜经济+”发展新模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探索。

  “宜游”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夜间经济就是城市“宜游”的新赛道、城市活力的新标志,也是打造城市品牌、推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云岩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发展夜间经济更是潜力无限。

  今年以来,聚焦夜间经济,云岩区紧扣贵阳市“点亮夜经济 玩转避暑季”主题活动,开始拥抱更多新业态、新理念,重点打造太平路、电台街、贵阳一号、益田假日广场等一批高品质夜间消费场景。同时,加快推进阳明祠、文昌阁等文旅地标提质升级,围绕“一心不二”品牌IP和“云岩礼物”,打造特色旅游伴手礼,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释放品牌价值,增添消费活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周芸/文

  范贤明 通讯员 郭然/图

  编辑:李华莹

  统筹:胡家欢

  编审: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