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2022-04-07 20:37   来源:新华社  

浙江湖州德清县禹越镇:党建赋能“红创客”引领共富新道路

“紫羊绒的叶片非常有层次,而且带有绒毛蜡纸的感觉,如果光线充足,就会有大红大紫的颜色,非常漂亮,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股气味,不太适合室内种植,家人们下单也要仔细考虑一下哦!”在浙江湖州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的多肉养殖基地内,“红创客”沈银莲正通过手机直播详细介绍着自家生产的多肉绿植。

短短两年的时间,沈银莲已经成为了多肉销售的头部主播。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她不仅租赁了三林村800平方米场地建造多肉养殖基地,还招聘了多名村民当做帮手。杭漂、青创、乡创、老板,创业成功后的沈银莲面对周围人的多种称呼,打趣自己最认可的身份还是“红创客”。

近年来,禹越镇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出“红创”机制,吸引在外青年返乡创业,鼓励基层党组织及热心党员为返乡青年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场地,通过联合银行发放低息贷款等方式,让漂在大城市的青年成为扎根乡土的“红创客”。

“青年回乡创业,既能为农村增添活力,又能帮扶部分村民就近就业。村党委为创业青年提供场地,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既是强村,又是共富。”说起镇里推出的“红创”机制,三林村党委书记沈炳奎也盘出了自己的“一本账”。跟沈炳奎持同样态度的,还有禹越镇夏东村的村书记韩月妹。为了增强对在外青年的吸引力,夏东村将原有闲置的村属房屋改造成了“电商红创基地”,配齐空调、饮水机、桌椅沙发等设施,免费提供给返乡“红创客”使用。村党总支还定期邀请老师开展培训,提升“红创客”的电商销售技能。

如何实现企业发展与村民创收同频同步?禹越镇党委积极引导返乡“红创客”开展禹越黑鱼、丝绵被等土产品销售,这不仅为相关企业带来了破千万的销售额,同时也为村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禹越镇的实践表明,“红创客”返乡创业并不意味着百分百还原乡土气息,也不是照搬城市文化,而是要结合民风民俗,因地制宜带动家乡发展,只有做到与当地老百姓分享“红利”,才能真正实现创业的可持续性。(杨煜郑泽威)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来自江苏的医护人员在讨论工作。新华社发(华山医院供图)

目前,设计容纳1.36万张隔离床位的上海临港方舱医院部分投入使用,截至4月6日23时,已经收治感染者超过3200人。来自江苏、浙江的援沪医疗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疗队联合进驻开始工作。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拍摄的即将投入使用的区域,隔离床位已经准备就绪。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上海临港方舱医院(4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来自江苏的医护人员在讨论工作。新华社发(华山医院供图)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感染者接受血氧浓度检测,按照男女有别、家人一起等原则分配隔离床位。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生为新转运过来的感染者安排隔离床位。新华社发(华山医院供图)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来江苏的医护人员在帮感染者查看体温。新华社发(华山医院供图)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拍摄的即将投入使用的区域,隔离床位已经准备就绪。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一对母子在与家人视频聊天。新华社发(华山医院供图)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一批新转运来的感染者即将入住接受治疗。新华社发(华山医院供图)

↑上海临港方舱医院(4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新转运过来的感染者安排床位。新华社发(华山医院供图)

↑4月6日,工作人员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即将投入使用的区域检查电路情况。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4月6日,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一名来自江苏的医生展示“苏沪同心守望相助”的口号。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

责编:王宏泽

]

  编辑:汪东伟

  统筹: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