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3人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发布时间:2021-11-06 12:58   来源:综合自新华网等  

  11月5日,“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表彰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授予68名同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授予254名同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其中,贵阳市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刘旭、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服务中心退休职工余晓惠(女,布依族)、贵州省公安厅科技信息通信处处长张泽鑫3人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截至目前,贵阳市历年来累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2人,提名奖14人。

  据了解,2021年4月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活动历时半年,按照群众推荐、遴选上报、资格审核、宣传公示、万名公众代表和全国活动评委会投票等程序,共评出68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54名提名奖获得者。评出的道德模范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引领社会向上向善的旗帜。

  全国道德模范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截至目前,共评出476名全国道德模范和1994名提名奖获得者。这些模范人物是道德的践行者、精神的引领者、时代的奋斗者,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引领力感召力。

  贵阳市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简要事迹

  张泽鑫,男,汉族,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公安厅科技信息通信处处长。

  张泽鑫放弃高薪职位成为一名“网络警察”。从警17年来,凭借精湛的网络安全技术,侦办涉网案件上百起,多次参加网络安全领域的项目建设和科研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与战友们全力以赴,研发二维码快速登记小程序。他用行动践行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发生,张泽鑫所在的贵州省公安厅吹响了疫情阻击战的集结号。作为科技信息部门负责人,他带领部门同志开展战疫情、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等各项工作,成功将大数据信息化贯穿到疫情态势感知、重点人员甄别管控、关联人群筛查等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经过五天五夜连续奋战,成功研发贵州健康码二维码快速登记小程序,很快在全省入黔检查点推广应用。贵州省因此取得在全国率先利用大数据、二维码开展疫情防控,率先以社区、村镇为单元开展分区分级差异化管控,率先在全国撤除公路卡点的“三个率先”抗疫成效。

  在校期间,张泽鑫就参与了“银河玉衡”系列路由器的研发工作,该项目作为自主研制的我国互联网核心网络设备,得到国家863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他负责完成的网络安全协议部分获得专家一致好评。毕业后,张泽鑫成为一名“网络警察”。他将自身所学技术作为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潜心钻研网络犯罪前沿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多种有效的网络管理措施和对抗网络犯罪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带出了一支能侦善战的队伍。

  作为省公安厅青年技术型专家,他凭借高超的网络安全技术,成功破获特大淫秽色情网站非法牟利案、世界杯网络赌球案、特大涉外网络赌博案、特大电信诈骗案等一批大案要案。

  张泽鑫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

  刘旭,男,汉族,1976年9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邻居家突发火灾,刘旭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与热心群众协力救出老人和孩子。他不仅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妻子眼里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儿子,街坊眼里的好心人,更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教师”。

  201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旭下班回家,看到邻居王某家二楼有浓烟冒出,窗户玻璃被高温炙烤而炸裂崩飞。“起火了!”刘旭一边朝着邻居家飞奔,一边向周围邻居大声呼救。

  楼道间弥漫着滚滚浓烟,王某的两个孙子和80岁的老母亲被困在二楼家中。刘旭是第一次亲历火灾,即便如此,不顾凶猛火势和刺鼻浓烟,刘旭毅然俯身奔向二楼。金属门把手已烫得无法触碰,刘旭不得不破门而入,在火势凶猛、浓烟弥漫的屋子里摸索寻找两个孩子。

  半分钟之后,刘旭找到了5岁大的女孩,此时孩子已经被呛得说不出话。小女孩意识到被救之后,用手指向弟弟所在的位置。刘旭左手抱着小女孩,右手支撑着在地上匍匐前进,好不容易才找到已经昏迷的小男孩。

  此时火势越来越大,刘旭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他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倒下,这里还有两个孩子!他一手搂着一个孩子,踉跄着走向门外。在孩子们被人接住的瞬间,刘旭才松了一口气,疲惫地倒在地上。参与救援的几名群众冲入火海将王某的老母亲救出火场,因为救援及时,两个孩子和老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我从未觉得自己是英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事后,刘旭主动将获得的1万元奖金捐给了受灾家庭。

  刘旭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余晓惠,女,布依族,1961年8月生,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服务中心退休职工。

  2002年以来,余晓惠悉心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默默地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的希望。

  2002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余晓惠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并欠下债务。

  为了省钱,平时她就着酸萝卜吃饭;在街上看到有被丢弃的纸箱,会不顾旁人眼光捡起来,积攒之后当废品卖掉……就这样,她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2013年,余晓惠年迈的母亲一病不起,瘫痪在床。她不仅需要照顾妹妹和侄子,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虽然生活愈加艰难,但她没有退缩。余晓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早起床做好饭,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亲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

  因为久病在床,母亲身体常感不适,她找来按摩书籍,自学按摩手法。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为母亲按摩,缓解母亲的不适症状。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卧病在床近6年的母亲直至2018年去世,都从未长过褥疮,床上、身上总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余晓惠不仅关爱家人,还乐于助人。她捐助困难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抗疫捐款捐物,是邻居眼中的“热心肠”。

  余晓惠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编辑:杨秀攀

  统筹:张强

  编审: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