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中国数谷” 共话科技创新!聚焦“科创中国”院士专家助力“强省会”贵阳行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21 11:14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核心提示

  面对面,话机遇、聊项目、研技术、谋创新。

  心贴心,解难题、答疑惑、出妙招、助发展。

  10月20日,在绵绵细雨中,“科创中国”院士专家助力“强省会”贵阳行活动拉开帷幕。

  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区、全省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更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近年来,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在先进装备制造、中高端消费品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现代化工、健康医药、铝及铝加工等方面形成一定规模。

  院士专家在参观贵阳(经开)氢能产业聚集区规划厅。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静/摄

  在当天的行程中,院士专家结合贵阳的产业布局实际,组成大数据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铝基新材料产业四个调研组,分赴有关行业领域企业生产一线,通过一条条智能化流水线见证贵阳经济发展,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把脉企业科技创新,为促进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科技力量。

  调研大数据产业——

  加强人才引进 厚植产业根基

  伴着淡淡的桂花香,“科创中国”院士专家助力“强省会”贵阳行活动大数据产业调研组来到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贵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进行贵阳考察。每到一处,专家都与企业负责人展开热烈讨论,贵阳市大数据产业获得赞许连连。

  第一个考察点就给调研组的专家们留下深刻印象。走进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巨大的LED显示屏,展示中心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抽象的数据形象化、具象化,直观展示大数据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我最感兴趣的是黔货出海省市县三级体系云仓平台,不仅能实时监控销售情况、物流信息等相关信息,还能节约成本让利给农户,这是一个实用性与价值性并存的产品。”国科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张杰说。

  对贵阳的大数据应用有了直观感受后,专家们接下来深入企业,对业务方面的“疑难杂症”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深度探讨。

  “一直听闻贵阳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今天参观以后我认为贵阳大数据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应该都是很领先的。”参观完贵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后,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北大纵横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赵桐激动地说,“美国有硅谷,我们中国也有贵阳这个数谷!”

  赵桐表示,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已经变成生产资料,作为中国企业来讲,从解决方案到应用层面的配套产品很值得挖掘。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的数据量前景无限,而华为、腾讯这些大型企业把相关数据库放在贵阳,如果这一优势能充分发挥,发展前景很大。

  看“中国数谷”贵阳“黔”景无限,赞科技企业发展一往无前。

  在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化协同创新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金祥就“数据质量、政务数据治理”问题与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展开讨论。“王主任对行业很了解,他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一直苦苦思索又尚未解决的难题,今天聊过后,我们的思路得到拓展、受益匪浅。”沈志勇说。

  会后,王金祥与沈志勇相互交换联系方式,以求在未来展开合作。王金祥说,专家团会结合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已有的人才引进基础之上,结合贵阳产业发展的人才特点,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帮助贵阳引进一些符合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人才,使得贵阳在之后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有更好的积淀,也能够以此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调研装备制造业——

  聚焦核心技术 推动产业升级

  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推动贵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促进全省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途径。

  10月20日下午,“科创中国”院士专家助力“强省会”贵阳行活动装备制造业调研组来到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调研。

  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智能控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建有面向行业的电气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通过国家CNAS认证的专业级试验与检测分析测试中心,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是一家拥有员工380余人、技术和研发人员140余人的高科技企业。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超3.7亿元。

  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自2020年5月投放PIX Moving(自动驾驶技术、无人驾驶)产品进入市场以来,不到1年就覆盖全球10个国家,获得近千台签约订单。今年,该公司的全球市场签约订单额预计将超1亿元。

  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围绕汽车发展方向,主要研发、生产新型汽车电子功率器件等系列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贵州省首批“大数据+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整流组件产品在国内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产品配套全球最大的汽车发电机制造商——法国Valeo和美国最大的汽车发电机制造商——博格华纳。

  当天下午,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贵阳市科协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与专家走进厂区,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并与三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询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专家认为,走进三家企业,他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但作为民营企业,仍应继续坚持走创新之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尤其是在一些核心技术上,更要加强创新、防范风险;其次,人才是实体经济的核心,作为民营企业,还应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此外,民营企业的创新模式,更需要产业链上的协同,要在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专家经验丰富、见多识广,通过他们的视角,为我们企业提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方向,进一步让企业做到降本增效。下一步,公司将充分利用好‘科创中国’这个平台,寻求合作伙伴,助力企业发展。”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以航空航天、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和能矿装备、金属制品、仪器仪表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市八大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调研新材料产业——

  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抢先规划氢能产业布局

  “我很看好氢能产业,氢能作为一种优势资源,贵阳选择这条‘赛道’是充满智慧的。”10月20日,参观完贵阳(经开)氢能产业聚集区规划厅,中国宇航学会成果转化处副处长黄飞腾有感而发。

  当天下午,“科创中国”院士专家助力“强省会”贵阳行活动新材料产业调研组来到贵阳市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贵州海上丝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调研,了解贵阳市氢能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成果及发展潜力。

  走进贵阳(经开)氢能产业聚集区规划厅,绿意扑面而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绿色能源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氢能一跃成为能源界的“新宠”。2019年,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氢能被纳入《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列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重点任务。贵州作为西南重要省份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阳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省会城市、中国大数据之都、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依托“山地公园省”资源禀斌和本地化工产业优势,具备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核心领域基础,发展绿色氢能产业条件优越。同时,贵州本地企业积极同维也纳科技大学、欧洲蓝色能源投资集团等,开展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制氢技术、储氢技术等领域合作。

  “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发挥着‘领头羊’作用。”贵州海上丝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氢能产业重点项目负责人刘丽介绍,该公司积极开拓欧洲市场,积极开展中德氢能产业合作,实施贵阳市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例如,贵州海上丝路、德国HEE公司将联合落地100KW固定式燃料电池工厂,开展燃料电池及热电联供装置制造。

  参观结束后,在座谈会上,调研嘉宾、专家各抒己见,纷纷为贵阳如何抓住氢能这一“未来能源”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宇航学会科技交流事业部部长姜军谈到,首先,贵阳要抢先规划氢能产业布局,抓住这片“蓝海”。其次,要具备国际视野,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在人才、技术、项目合作等方面发力。最后,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例如,制作团体发展标准,逐渐制定行业标准,必要时成立氢能产业联盟,进行产业发展规划,聚集资源共同发展。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特聘教授、德国锡根大学博士后、CVD组组长许晶认为,相较于制氢环节,储、运、加环节的技术和成本问题更应重视。作为新兴产业,氢能还面临标准体系不成熟、产业链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完善政策、明确标准也是一大努力方向。

  调研铝基新材料产业——

  做强产业链 推动高质量发展

  流水线上,不断转动的机械臂,在计算机的精确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依托智能技术,紧盯管理以及节能降耗,贵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逐步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10月20日,“科创中国”院士专家助力“强省会”贵阳行活动铝基新材料产业调研组首站来到该企业,了解科技研发及生产经营情况。

  “我觉得这些企业,从投产到建设的速度都很快,它们准确地把握住了市场机遇,通过了解,贵阳的矿产资源是很丰富的,从源头到加工再到后面的深加工整个产业链都已经覆盖了,以后可以考虑制造更高端的铝合金材料。”中南大学副研究员、工学博士蒋日鹏说。

  在贵州高精板带箔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走进生产车间,听取工作人员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规划发展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喻海良表示,通过了解,贵阳的铝基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铝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合金化、铝制品的工业产业链,铝基新材料为当地也带来了一定收益,下一步要在原材料深加工上下功夫,让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017年,通过对中铝贵州分公司实施电解铝产能转移和技术升级,贵州华仁入驻清镇市王庄布依族苗族乡”。在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专家们认真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

  “贵州凭借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能源优势、气候优势及多年的产业基础等,吸引下游企业参与到大企业的产业中是可行的,当务之急是要让本地的铝合金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扩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吸引下游铝精加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喻海良说。

  走访调研结束后,三家企业的负责人与专家组进行交流,针对企业的发展现状、瓶颈、堵点和难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推动铝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代晓龙 杨春晖 杨源 曾静 韦鑫)

  编辑:汪东伟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