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南明区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15 10:43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明区深挖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以参观实地实物、听取鲜活讲解、参与互动体验、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现场教学等形式,将辖区内达德学校旧址、贵州省档案馆、李端棻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为党史学习教育“阵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各界群众、青少年等前往重温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感悟革命先烈的初心使命,使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丰富展陈形式

  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起来

  “在苦难深重的中国,红星是希望的象征,在繁荣昌盛的新世纪,红星更加熠熠生辉……”4月初,小车河街道党员干部走进位于嘉润路10号的贵州省档案馆,在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再忆那些值得铭记的历史。

  在贵州省档案馆内,“抗日战争中的贵州”“红星照耀中国”“贵州省档案馆馆藏珍品陈列展”等展馆依次排列。展馆运用多媒体融合手段,翔实的历史资料展陈,充分展示了各种档案,包括“故宫文物南迁”和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抗战遗址之一的“二十四道拐”修筑和完善工程档等许多珍贵的历史档案,进一步激发参观者的爱党、爱国情怀。

  作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档案馆今年已累计接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34家近2825人次。

  强化互动体验

  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起来

  瞻仰王若飞雕塑、参观党建展板和文化墙、重温入党誓词……在达德学校旧址,中华南路街道“学党史、共发展,党史学习教育新红色之旅”第一站打卡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达德学校建于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在民族兴亡的关头,它率先扛起了科学与民族的旗帜,把革命与教育结合起来,坚定地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贵州历次革命运动中,以王若飞、黄齐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达德师生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它是一所反映贵阳、贵州近代教育发展变化的博物馆。

  为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中华南路街道在达德学校旧址,打造了集“参观+培训+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目前已有67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603人前去参观学习。

  挖掘提炼创新

  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火”起来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阳市多个学校组织师生到李端棻纪念馆参观学习。

  李端棻是戊戌变法领袖人物、北京大学首倡者、贵阳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贵阳一中和贵阳市师范学校(现贵阳学院)的创始人,也是大力倡导全国广办学校、推广现代教育的先行者。201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命名李端棻纪念馆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明区根据李端棻的重要历史地位不断挖掘提炼,创新开辟了以李端棻墓为“点”,李端棻纪念馆参观讲解为“线”的多维现场教学模式。

  走进李端棻纪念馆,李端棻画像、手迹一一排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在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前驻足参观学习,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把大家的思绪带回到那个年代。目前,已有19家单位590余人到李端棻纪念馆参观。

  通讯员 王丽霞

  编辑:李华莹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