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组镜头探寻贵州如何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发布时间:2021-09-11 20:57   来源:贵阳网  

9月8日至10日,贵州省民政厅组织主流媒体记者,前往黔南州、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毕节市等地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展“记者走基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区治理和第十一届村(社区)换届选举”主题宣传活动。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深入安置社区,了解跨入新天地、融入新生活的搬迁群众生活情况,记录各地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中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方法和经验,展示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奔向小康的生动图景。

一、黔南州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

“四单一档”新模式换来群众开心颜

“一位老人需要一个老年手机,一名小孩想要一个新书包……下面宣布由哪位党员接单。”9月8日上午10时,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社区是我家,共同建管它”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正在主持会议。

新民社区一角。

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是2015年12月2日贵州省委、省政府举行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开工仪式的现场。该社区以政府统建和“迁企融合”的建设模式,共建设房屋49栋3680套,解决了搬迁群众1410户6116人的住房需求。

罗应和本人也是贵州192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的一员,他家是从惠水县摆金镇一个偏僻的小村搬迁来的。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全国人大代表。

罗应和介绍,自2018年10月开始,新民社区开始推行“四单一档”社区治理新模式,即: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组织晒单,一名党员建立一套帮扶档案。如社区居民杨长庆在网格员走访时反馈家中需要一台饮水机,社区专职人员将此单分派给党员吴发富,吴发富购买了一台饮水机送到杨长庆家中。他完成任务后,由监督小组核实完成情况并回访杨长庆,社区党支部收集反馈意见并公示。

新民社区联席会议现场。

新民社区将党员接单按难易程度分为容易(100元以下或帮助群众修水龙头、学习普通话等)、较难(100元-200元)、难(200元以上)三个级别。对于难以承受的派单,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等方面支持,但必须完成任务,并实行“积分评星”制,把党员晒单积分评星的结果让群众议,集满3分加一颗星。

社区还定期一个季度召开一次群众大会,公开听取、评议民情民意。

在实施“四单一档”的同时,新民社区对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开办了枫香染、制衣、箱包等5个就业车间,解决了700多名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新民社区搬迁群众吴二妹在车间工作。

“现在比起以前好太多了,我觉得很满意。”36岁的吴二妹说,“我在就业车间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丈夫在外打工,房子宽敞明亮,看病、小孩上学都很方便。”

社区居民张国芬告诉记者,现在,小区的环境卫生比以前干净了,线乱拉、物乱堆的现象越来越少。大家的心情愉快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社区党员无论走到哪里,群众总会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

二、黔西南州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

动物标识“上”楼房细微服务暖人心

走进洒金街道栗坪社区,一栋栋鳞次栉比的漂亮楼房掩映在绿植鲜花丛中,社区环境干净整洁。其中很特别的是,每栋楼房上都装贴着猴子、老虎、狮子等不同的动物标识,夜间可以发光;社区5个区域的公路上,对应有蓝色、黄色、橙色等5种不同颜色的地标线。

栗坪社区一角。

“这些动物标识和地标线,是专门帮助老人和小孩辨别家的位置而设立的。”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杨昌跃介绍,栗坪社区是洒金街道办下属一个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是2018年从兴义市16个乡镇(街道办)搬迁来的,安置搬迁群众2662户12064人。社区内共有数十栋楼房,绝大部分楼房外观一样,刚搬来时,很多群众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找不到家。社区工作人员集思广益,通过动物标识和地标线,让群众记住所在楼房,基本上消除了他们走错家门的现象。

装贴在栗坪社区楼房上的动物标识。

杨昌跃介绍,考虑到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多,通过举办相关民族文化活动、展现民族文化魅力增强社区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居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目前,栗坪社区建立起“居委会+网格长+楼长(网格员)”管理模式,设置了党务公开、居务公开、监督之声和回音壁,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栗坪社区蓝色地标线。

社区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搬迁对象,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做到“申请一户、调查一户,符合一户、办理一户”。目前,栗坪社区纳入兴义市城市低保保障范围的有76户268人,月发放低保金共计12.69万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人,兴义市民政局在栗坪社区建设了一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总投资225万元,床位10张,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

社区还搭建了“135智慧风险感知平台”,300多个摄像头实现了社区监控全覆盖,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放心。

76岁的王大恒老人从兴义市洛万乡平寨村迁入栗坪社区。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出门不沾泥巴,看病只有几分钟的路程,社区干部经常上门看望我们,干任何事情都很方便,我和家人都很舒服、很满意,希望下一步我们的日子更加红火。”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文/图)

  编辑:汪东伟

  统筹:吴亚鹏

  编审:干江沄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事宜请致电:0851-8586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