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村富民的“领头雁”——记贵阳市道德模范陈华信

发布时间:2021-08-25 11:01   来源:贵阳日报  

  “陈书记让我们村民的荷包鼓起来了,为村里做了很多好事……”在南明区云关乡红岩村,提起陈华信,村民们纷纷说道。

  陈华信是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村里工作已有20年。地处南明区城乡接合部的红岩村,共有11个村民组、2266名村民,流动人口超过6000人。

  “2000年左右,村里的基础设施很差,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那时村党组织也较为涣散,村民凝聚力不强。”陈华信回忆说。

  2002年上任后,陈华信首先把加强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积极推进,以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增强凝聚力。“只有增强班子凝聚力,踏踏实实工作,才能取得突破。”陈华信说。

  实行“支部书记+村民组”“两委班子+困难群众”“党员干部+群众”工作机制,密切党群关系,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到实惠;坚持“书记上党课”,开展每月第一个工作日的“党员主题日”活动……通过一系列措施,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村子的面貌逐渐改变。

  村民要致富,必须靠产业。如何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也是陈华信不断思考的事情。

  据了解,随着贵阳市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红岩村村民的土地被陆续征用,失地村民不断增多,加之红岩村地处城乡接合部,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暂住,复杂的环境和人员结构加大了该村治理和发展的难度。

  “当时我们就认为,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搞好村寨治理。”陈华信说。

  在陈华信带领村支两委集思广益的同时,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各项工作也在逐步开展。红岩村先后以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引进了物流、驾校、化工等各类企业30余家,逐步形成规模,建立了红岩轻工小区,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并解决了村里近200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福建的花卉种植公司,发动村民建立了占地两百亩的红岩花卉种植基地、花卉批发市场。

  就这样,在陈华信带领下,红岩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村集体年收入由以前的3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450万元。

  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可是陈华信还是闲不住,又开始思量着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

  陈华信又带领大家,对辖区内的村寨道路进行全面硬化、安装路灯等。如今,村寨道路全部硬化。

  在创建“平安村寨”过程中,陈华信带领党员干部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群防群治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和健全村治保会、调解委等组织,开展好群防群治工作。近年来,红岩村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案件。村里每月设立“法律宣传日”和“律师接待日”,村民的法律意识也逐步提高。

  从2008年起,村里每年为村民缴纳医疗保险,并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村民缴纳养老保险等;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

  红岩村还大力发展村级文化事业,成立村书画协会、村老年腰鼓队、健康舞队等,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村民们都说:“红岩村变了,在这里生活,很幸福。”

  因严于律己、真抓实干、勤勤恳恳,近年来,陈华信获得了很多荣誉。2010年,陈华信荣获“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市级劳动模范”称号;2018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称号;2020年荣获“第五届贵阳市道德模范”称号;2021年荣获“贵州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薇 实习记者 王涛

  编辑:梅婕

  统筹:张强

  编审: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