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党史记忆·致敬英雄|吴学礼:不屈的进步青年

发布时间:2021-04-20 11:38   来源:贵阳网  

吴学礼,又名吴易立,1920年12月12日出生于今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坝羊镇,后随父母迁往长顺县营盘居住。吴学礼的父亲吴白泉先生为清朝廪生,后来还担任过营盘小学校长。他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反对旧礼教和封建迷信。他不仅教学生书本知识,还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吴白泉先生同情劳动人民,其善良正直的秉性,对儿子吴学礼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影响很大。

吴学礼12岁时由营盘小学转到省城贵阳志道小学读书,后升入达德中学。贵阳达德中学是一所善于吸收和传播新思潮的学府,教师聂汝达在教学中就经常讲解进步思想和革命道理。

1940年,吴学礼参加贵阳学生运动,被校方以“异党嫌疑”的罪名开除。他悲愤地回到故乡,在营盘小学当教员。1942年9月,吴学礼进入贵阳高等农校学习。次年考入从上海迁来贵阳的大夏大学史学系。此间,他先后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张恒兹、刘英泰、胡博等人,在他们的帮助影响下,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抗战结束后,大夏大学迁回上海,吴学礼遂转入贵州大学历史社会系学习。

1946年冬,经中共安(顺)紫(云)边区领导小组负责人张恒兹、刘英泰、胡博3人介绍,吴学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吴学礼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回到家乡营盘筹办一份小报,报纸结合当时的斗争形势,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唤起人民群众的觉醒,以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

经过吴学礼的积极努力,加上营盘小学一些进步教师的协助,报纸顺利地办了起来。手抄报开始是三日刊、后又改为周刊、旬刊、每期4版小报,在194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当天出版了第一期,报纸名叫《大众报》,意为“大众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大众报》就是大众的呼声”寓意。《大众报》出版后,连续发表了许多揭露国民党政府反动腐朽和贪官污吏横行霸道、鱼肉百姓罪行的文章,如《香火上磨刀》《乌烟瘴气》等,对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嘲讽和抨击。

吴学礼把《大众报》作为阵地,以“乡下人”“乡巴佬”“老者”等名,发表了许多战斗檄文,深受紫云、安顺、长顺一带群众的欢迎。

《大众报》犹如一支支刺枪,刺向一切恶势力,使反动当局惊恐万状。国民党长顺县摆所区区长曾两次派人到营盘街上撕毁《大众报》,摆所区指导员张继华亲自跑到营盘找吴学礼的父亲吴白泉先生,要求其严加管教吴学礼,不准再办《大众报》,并且加以威胁。

1947年11月,中共安紫边区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为了集中精力组织武装暴动,以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大众报》暂时停刊。《大众报》自出版至停刊共刊发了65期,后来虽然停办了,但它播下的革命火种,已燃烧成为熊熊烈焰。

1947年秋,吴学礼参加了地下党在安顺城北小学的秘密会议,计划在安顺、紫云、普定、长顺等县建立红色游击区,发动革命武装暴动。会议结束后,吴学礼回到营盘,按照党组织的指示,他先后在白泥田、卡郎等地串联进步青年、造纸工人等力量起来革命,建立起革命武装。

当年冬天,吴学礼根据党组织的指示,抓紧筹集枪支弹药,进一步扩大武装力量,准备在翌年春季配合毕节、镇宁、普定等县武装大暴动,以牵制敌人。

1948年2月,在地下党积极准备武装暴动的前夜,由于内部出现叛徒,安紫边区党组织遭到了空前的破坏,边区负责人大多数被捕。情况骤然变化,这时在安顺的吴学礼,不顾个人安危,连夜赶回营盘,召集营盘游击支队的同志开会,设法安排那些暴露了身份的同志疏散转移。敌人从叛徒口里得知吴学礼的行踪后,于2月26日在营盘拘捕了吴学礼,同时被捕的还有其长兄吴学诗、小妹吴淑贞。吴学礼兄妹3人被捕后,营盘游击支队主张硬打营救,用武力抢回吴氏三兄妹。吴白泉老先生的心里是极其焦虑和痛楚的,但他深明大义,不同意营盘游击支队贸然行动,怕殃及营盘无辜的老百姓。

吴学礼同张恒兹、刘英泰等人被关押在戒备森严的贵州省保安司令部监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高尚的革命气节,始终没有向敌人吐露出党组织的任何情况。10月10日,吴学礼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贵阳市郊图云关,时年28岁。

  编辑:吴艺舟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