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红梅代表:加强人才培养 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09 14:40   来源:贵州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殷红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杜朋城摄

  “旅游业是贵州省的优势产业,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担负着为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客观上需要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者无缝对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殷红梅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殷红梅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山地旅游系列国家标准、建立旅游资源产权交易中心,提升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稳定性等方面的建议。

  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殷红梅围绕旅游扶贫、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20余条建议及议案,努力提升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品质,推动贵州西江、肇兴等多个少数民族村寨品牌化发展。殷红梅说:“贵州最‘牛’的就是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并且多种民族文化能在此共生、发展。”

  在长期的走访调研中,殷红梅发现,作为旅游目的地,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提升了经济效益,还增强了当地村民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有些文化习俗在慢慢恢复,有些传统物件发展成了旅游商品,给游客带来了惊喜,也给村民带去了利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旅游产业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以此形成经济和生态的循环、产业内部和产业外部的循环、文化和文化交流的循环。当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必须从资源的认识层面,跨越到产业的意识层面去培养、经营,这样才能实现产业壮大。

  殷红梅认为,目前,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各类院校虽然有2100多所,依然存在人才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特别是懂经营、有大数据理念、懂游客消费心理的专业化高层次人才更为匮乏。殷红梅说:“旅游专业教学体系多从劳动与资源这两个核心要素上构建,与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受资本与技术平台来推动的现实脱节,使旅游教育服务于产业人才需要的能力弱。”

  殷红梅表示,在专业和学科上,旅游管理类专业已经是本科专业一级学科门类,但在国务院学位办的学科目录中,旅游管理仍然是工商管理下面的二级学科,造成专业层次与学科层次不一致的矛盾,影响了旅游人才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旅游管理学科具有明显跨学科与多学科交融特点,客观要求改变按工商管理学科知识特点对旅游管理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评价与考核,需要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为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殷红梅建议,一是加快将旅游管理学科建设为一级学科。二是以新文科、新理科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旅游+大数据”“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康养”“旅游+金融”“旅游+生态”“旅游+交通”等新型交叉专业,以满足文化创新与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三是加大对高校文旅类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科研对人才培养、对产业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运用研究的作用,引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光莉)

  编辑:徐倩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