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以党建引领“三感社区”建设见闻:“红色密码”开启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1-02-09 13:19   来源:贵阳网  

  贵阳网讯 “新年就图个新气象,现在小区里干干净净的,看着就高兴”“老旧设施都改造了,环境变好了,住着多舒坦,心里也热乎”……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乌当区新光路街道新光社区生活桥小区,喜庆的氛围愈发浓厚,居民们坐在一起闲聊,一言一语,字字暖心。

  居民们口中的变化,源自“三感社区”的打造。

  始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生活桥小区,曾是“三线建设”项目新光厂的职工宿舍,周边无围栏,内部巷道四通八达,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现有居民370户771人。

  “由于小区时间太长,停车位严重不足、各类设施陈旧,绿植无人修剪,道路坑坑洼洼,墙面老化脱落,电线网线凌乱老化,缺少照明路灯、监控设施……居民遇到了许多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有不少人搬离了这里。”新光社区党总支部书记罗大芬说。

  去年,乌当区围绕打造“美丽乌当·花园之城”的目标定位,按照“一年抓试点、三年广覆盖、五年见成效”创建目标,精选5个社区进行试点,创建“三感社区”,新光社区便是其中之一。

  按照乌当区“三感社区”创建工作体系,新光路街道以党建引领社区组织建设,设立街道共建共治共享大工委,构建五级联动体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贯通了传递社情民意的“末梢神经”。

  在接到2单元401室因改造线路停电的消息后,9栋党员楼栋长彭锡荣马上联系施工方连夜检修;因安装的太阳能设备被树枝遮挡无法充电,15栋党员楼栋长刘安华借来梯子修剪树枝……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优势和发展优势,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

  “我们在生活桥小区成立居民议事会和居民自治联合会,搭建沟通交流、共商共治平台,还建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综治工作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实施出行工程、环境工程、商业配套工程、实施智慧工程,健全服务配套,全面提升小区品质,把小区打造成为服务便利省心、就业生活安心、卫生服务放心、人文关怀贴心、居住环境舒心、温馨和谐聚心的宜居社区。”罗大芬说。

  品质为基底,细节添温度。新光路街道还充分发动辖区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热心群众、居委会委员等力量下沉到庭院,定期错时入户,逐步掌握每个庭院的居民信息,渐渐成为熟悉的“邻里乡亲”,让彼此的信任逐渐增进。通过开展健康义诊、法律讲座、特殊群体帮扶、才艺交流等活动,吸引居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在“红色密码”的催动下,曾经的老旧小区实现华丽“蝶变”——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焕然一新的老楼房、充满历史记忆的“三线元素”,颇具现代感的“智慧微菜场”……“身边的居住环境每天都有新变化,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观,我们这些住户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家住生活桥小区的刘明芳,住出了“新”感觉。

  “现在,大家对小区越来越满意,以前搬走的居民也陆续搬回来了。激活党建动能,顺民意、惠民生,让老百姓从‘忧居’到‘优居’,就是提升老旧小区民生‘三感’的秘方。”罗大芬说。

  生活桥小区的蝶变,是乌当区以党建引领打造“三感社区”的一个缩影。

  自“三感社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乌当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建“三感社区”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谋划、迅速启动、高位推进,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强基层组织,补齐民生短板,强化试点示范,着力解决广大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结合本区实际,乌当区着力构建“一委两会三中心四工程”工作体系(“一委”即设立共建共治共享联合党委,“两会”即成立居民议事会、社区治委会,“三中心”即建设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综治工作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四工程”即小区出行工程、环境工程、商业配套工程、数治工程),进一步激活基层党组织活力,打通治理神经末梢,努力推动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公共服务更加便利、更加温馨、更加人性化。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乌当区将坚持不懈推进“三感社区”建设,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三感社区”创建全过程,激发和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如今在乌当,一个个安居宜居小区出现在居民身边,环境更加优美,配套更加齐全,生活更加智慧,点点滴滴的幸福越来越明显,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越来越高……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

  编辑:杨娜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