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走,赶场克

图片

  洒坪镇只有一条长900米左右的主街道

图片

  赶场天的洒坪镇,热闹气氛与红色一样热烈

  生活在乡村的孩子,除了盼过年过节,就是盼赶场(赶集)了。那种藏在心底的小期待,让人倍感幸福与快乐,尤其是儿时和父母一起去赶场,那种快乐是童年里最难忘的回忆。

图片

  洒坪镇这条长900米左右的主街道,红色的遮雨棚成为赶场天里镇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图片

  百货摊摊主早早就开始摆设货物

  6月26日周三,是修文县洒坪镇赶场的日子。镇上的商户及路边摊主早早就开始摆摊。街道两旁,农具摊、衣服鞋子摊、粮油摊、肉摊、蔬菜摊、日用百货摊、水果摊等各种小摊一个接一个,摊主播放着提前录好语音的喇叭招揽生意,安静了6天的洒坪镇街头,立刻热闹起来。

图片

  有着50年裁缝经验的罗利强在街头等待他的顾客

图片

  不少村民赶场,只为街头那一碗等了数天的牛杂汤锅

  赶场天的洒坪镇,可谓是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附近10个村的村民围着摊位选购商品,并不时和摊主讨价还价,一些谈好价格的老人,掏出用布包裹好的现金付给摊主;几位许久不见的寨邻在街头遇见后,就在街头寻一处地方摆龙门阵,聊聊家长里短;猪肉摊上,摊主抡着砍骨刀为村民砍肉;街头一个拐弯处,有着50年裁缝经验的72岁老裁缝罗利强,正守着一堆布匹等待上门做衣裤的村民;65岁补鞋匠冯绍道一边为村民修补鞋子,一边和他们谈笑风生;简餐店里,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她3岁的孩子吃着香喷喷的薯条汉堡,不远处,摆在路边的牛杂汤锅飘香整条街,吸引村民前来品尝;旱烟摊旁,几位七八十岁高龄老汉一边用烟斗叼吸着旱烟,一边讨论着镇上哪家的烟叶最好……

图片

  在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红色边框圆形镜子,今天依然是杂货小摊上的必备货物

图片

  一位服装摊主翘首等待赶场的村民前来选购衣物,他在这条街上卖了几十年的衣服

图片

  期待赶场,不仅儿童喜欢,老年人同样也在等待这几天一次的“场”

  站在街道中间的43岁阳桥村民何飞,任由赶场的人们从身边穿梭,而思绪却随着赶场的喧嚣回到了他的童年。

图片

  镇上年轻人趁着赶场直播,传递浓浓乡愁

图片

  补鞋匠冯绍道需要赶“转转场”做生意,因此他几乎每天都在赶场

  “我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和妈妈去赶场的往事。”何飞说,在他10岁那年的夏天,他的母亲特意洗了个头,然后用一条白色丝绢扎着长长的黑发,穿着碎花衬衣,背着背篼牵着他去赶场。在夏天的风里,母亲的黑发和白色丝绢随风轻轻飘荡着,真是漂亮极了,那是母亲年轻岁月里留在他心中最美丽的样子,那次赶场也成了他这辈子最开心的一次赶场。岁月匆匆,30多年已过去,母亲也成了身形佝偻、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

  这也是记者在洒坪镇街上听到关于赶场最美的故事之一。

图片

  两小时后,场渐渐散去,摊主开始打包货物收拾摊位,准备第二天赶下一个镇的场

图片

  买好所需物资后,离镇上稍远的村民在街头等候农村客运车辆回家

图片

  洒坪镇青山村村民朱喜贵特意赶场买了个十多斤重的西瓜回家给家里人吃

  上午11点半,在经历两个小时的赶场高峰后,洒坪镇街头来赶场的村民开始陆续散去,路边摆摊的摊主也开始收摊。次日,绝大部分摊主又将赶往修文县六桶镇和谷堡镇赶场,开始新一场买卖。哪里有场赶,他们就赶往哪里,他们将这称为赶“转转场”。

  中午12点,随着村民及摊主的散去,洒坪镇的街头又重回宁静。

  (《走,赶场克》文图来源于《贵阳日报》)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