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论语》和《史记》 我的“年读之书”

   我有两部年年都要读的书,其一为《论语》,其二是《史记》。

  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成长史中,一定会读到《论语》和《史记》的片段,但考完试后,几乎马上就抛之脑后,再也不想去读去看了。

图片

  而《论语》和《史记》是我抛了很多次,最后又捧回手上的书。我多年从事书评编辑工作,在日常选书和阅读中,和这两部书有关的书每年都会涉及,也曾先后策划和编辑过“《论语》新编”“《史记》新读”等专题,“补课式”再读这两部传统经典,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这两部书也成为我的“年读之书”。

  《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的“言行录”,这是一部有“人”味儿的书,一位老师和他几十位弟子日常的交流和互动,让我们看到一位倔强的老人、可爱的老头,他的真性情和真学问。高兴了就喊、伤心了就哭、生气了就骂……仕途不顺了,就躺平、流浪,带着一众弟子周游列国,一路上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读《论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像是一个有求知欲的小孩,带着某种偷窥心理,蹲在墙角、扒开窗户,看教室里老师和学生们上课,而自己则是跨越两千多年的“旁听生”。

  孔子在五百年后的司马迁眼中,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物,“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马迁说:“周公死后五百年有孔子,孔子死后到现在又五百年了。有谁能写一部著作来发扬古代圣人的事业呢?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图片

  意志坚定的司马迁,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四十二岁时开始写《史记》,历时十三年完成。“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的《史记》,每一次阅读都很难从一而终,只好分散在不同年份里,年年读,用几年时间通读一遍。

  当然,《史记》也是一部有“人”味儿的书。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关注个体的人,尽管也是帝王将相为多,但也为儒者、游侠、刺客、医者、卜者等立传,在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叙述中,这些两千多年前的“人物”,至今都活跃在我们心中,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样的“人”在当下的真实样本。

  在我们的阅读生活中,如果有几本可以反复读的书,是幸福的阅读体验。每一次阅读带来的不同感受,更激发我们的阅读热情、理解阅读的真谛。而《论语》和《史记》就是能让我享受这种阅读美好的书。

(图文来源于《贵阳日报》)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