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贵阳网·黔视频 > 原创

【读懂贵阳㊱】贵阳这个带“龙”的地名,原来真有“龙”出没!

《读懂贵阳》推出第三十六期:

贵阳这个带“龙”的地名
原来真有“龙”出没

走进贵阳,读懂贵阳。

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神圣、吉祥的象征,以至于许多城市、乡村、建筑、景观的命名,经常可以看到“龙”字的身影。

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就有众多带“龙”的街道地名,比如“龙洞堡”“见龙洞”“见龙桥”……这里为何会有如此多关于“龙”的命名,其中又有何渊源呢?

龙洞桥

龙洞堡原名叫龙洞铺,是元明清时期传递公文的驿站,后来因驻兵于此,才改称龙洞堡(pù)。贵阳的地名带“堡”字的不少,但解放以前都读pù,不读bǎo。民间称龙洞堡,这个名字来源于见龙洞的传说故事。

贵州的洞,名为“龙洞”者很多,但最有名的要数这“见龙洞”了。一般喊叫“龙洞”的地方,大都要有阴河,并有关于有龙出没的传闻。龙洞堡的见龙洞却是个干洞,它的龙更主要的是指真龙天子,也就是皇帝。 


建文帝朱允炆像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南下,实则是谋朝篡位,建文帝朱允炆被迫逃出京城。朱允炆不死,朱棣便不能名正言顺地做皇帝,于是派兵一路截杀。朱允炆逃到贵州境内后为避人耳目,只能和随行分开,而朱棣派出的追兵一路追到了龙洞堡。眼见追兵就要赶到,朱允炆慌忙之中只好在路边寻找一处洞穴藏身,也就是今天的见龙洞。


见龙洞


见龙洞内的摩崖石刻

见龙洞不深,一旦追兵进洞,没有退路就只能束手就擒。可奇怪的是,朱允炆前脚刚进洞,马上就有一只大蜘蛛在洞口织网,很快一张大蛛网将洞口全部封闭。等到追兵追到洞口,正准备进洞搜查时,追兵中有人说,蜘蛛网这么大,如果有人刚刚进去的话,网肯定已经破了,不可能还保存完整。于是就推断无人进洞,追兵很快便离开了。


位于洞口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在民间视野里,落难的朱允炆才是真龙天子,蜘蛛都帮其逃生,洞中有龙,所以洞称“见龙洞”,龙洞堡也因之得名。

如今,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不仅是一个与龙的传说紧密相连的文化宝地,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高地。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航空、高铁、高速公路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成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既是“贵州门户”,也是“贵阳窗口”。

文字:杨阿敏

AI数字人主播:马铮

设计/剪辑:林虎 曾玉璇

部分素材来源于方志贵阳”微信公众号、贵州都市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工业园区服务中心

编辑:李奕璇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