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新闻频道 > 本地社会

【高质量发展蹲点采访】黔东南:一群人的新机遇

  走进位于凯里市苗侗风情园的欧东花民族服饰博物馆,56岁的欧东花一身苗族服饰,戴着眼镜靠着木椅,沿布料上手绘的图案一针一线描绣。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苗绣的代表性传承人,欧东花擅长苗绣的各种技法。上世纪80年代,外国人来到苗族聚居地区收购苗族服装,欧东花成为了懂行的中间商,干起了收购生意。

  在丹寨县万达小镇一家苗族蜡染非遗体验馆,小朋友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画蜡画。(杨武魁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很多传统衣服,整个寨子加起来才一两套,每款都是独一无二,卖掉就没有了。”慢慢地,欧东花把辛苦收来的服饰自留收藏。数十年间,收藏了各地民族服饰、鞋包等制品1万多套,并于2015年开办了民族服饰博物馆。

  2023年10月,一场名为“指上生花,经典永续”的非遗特展在上海前滩31举办。其中来自欧东花博物馆的12套苗族盛装、37件绣品,得到广泛关注。

  “展品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夸赞,能让更多人感受苗族非遗文化的魅力,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欧东花介绍,馆内藏品、苗绣制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亮相国内展览200余次,国际展览80余次。

  不仅如此,欧东花还通过“公司+博物馆+农村合作社+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带动400余名绣娘就业,公司年生产力突破1000余万元,年销售额600余万元。

  对于欧东花来说,数十年专注做好一件事,只因为祖祖辈辈的那句话:“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咱不能丢。”

  同样的理念,也在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银球茶,很好喝!”3月18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现场,身着苗家银饰盛装的“茶仙子”毛鹃将一颗雷山银球茶投入杯中,沸水注入、茶香四溢,引得西班牙朋友连连点赞。

  “要继续把雷山银球茶做大做强,只有不断开拓市场,用‘互联网+’思维来营销运作。”作为雷山县非遗银球茶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毛鹃常年奔赴海内外各种展会,现场展示分享银球茶,为客户带来最直观的饮用体验。同时,用抖音等新媒体把茶园风光、采摘过程、冲泡工艺等拍摄成视频传播出去。

  而在丹寨县国家级非遗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张义苹的蜡染服饰馆里,非遗相融成为产品的价值提升之道。

  游客在丹寨县万达小镇古法造纸体验馆体验花草纸制作。(黄晓海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1993年出生的张义苹,深知创新的重要性。她创作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古老民族图案,也包括现代创新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这件衣服就是我们三大非遗结合的产品,有蜡染植物染色的非遗,苗绣的非遗,香云纱染色的非遗。价格是在一两千,在市场上一出来就抢光。”

  无论是老一辈非遗传承人,还是新生代非遗传承人,在对非遗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文化记忆正在被赋予当代审美内涵,重回现代生活。

  事实上,作为“文化之州”,黔东南持续推动非遗活态传承,黔东南州不遗余力探索创新。建立完整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超过4600人;制定出台《州级非遗传承人年度考核办法》,对传承人进行动态监测;360余家非遗传习基地、105个非遗就业工坊相继建成。

  在众多优秀非遗传承人的创新带动下,全州非遗企业、非遗工坊以及非遗工作室等蓬勃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打开新局面。

  “2023年,全州纳入监测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企业102户,累计产值超过2.7亿元。”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中心负责人杨勇富说。

  让非遗留住了根基,获得了传承,焕发了新生。如今,黔东南州以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起点,不断擦亮民族文化这张金名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恒钱仕豪

  编辑何涛

  二审李劼

  三审闵捷

编辑:李奕璇

统筹: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