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新闻频道 > 本地社会

守望丨一曲“高腔”茶一杯

  凤冈有着上千年种茶、品茶的历史,一杯好茶已深深融入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中,由此衍生出的“高腔茶灯”犹如一部鲜活的茶史,不仅记录着当地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也传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月采茶是新年,二月采茶茶发芽……”

  又是一年采茶季,在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响水岩组,鸟儿啼鸣,茶香扑鼻,村民冯修荣唱起了《十二月采茶歌》,歌声随春风飘向远方。

  冯修荣唱的采茶调,有时令茶、有千家茶、有四书茶,内容都结合茶。“二月采茶茶发芽,四月采茶麦穗黄,摘得茶了秧又老,栽得秧了麦穗黄,都是跟季节有关”。

  冯修荣

  冯修荣所唱的采茶调正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冈“高腔茶灯”中的一首,而他也是“高腔茶灯”的第十四代传承人。在《十二月采茶歌》的旋律中,“高腔茶灯”的历史徐徐展开。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经考证,这里的夷州正是现在的凤冈。凤冈县文化旅游局文化股负责人汤国强是“高腔茶灯”的研究者之一,在他看来,茶灯起源于唐朝,在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这与当地茶文化发展历史高度契合。“就是以茶为主题,说的是其中一个茶神带来种子撒在人间,造福人类。当地的老百姓得到这个种子后,从种茶到后面的采茶、团茶、倒茶……茶灯完整的表演完要近4个小时。”

  汤国强

  茶灯在凤冈广为流传,但和其他地方不同,沙坝村的“高腔茶灯”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唱腔。冯修荣说,沙坝村四面环山,养育了这方人豪迈的性格,这也是“高腔茶灯”高亢嘹亮的缘由。“我们的腔调比较高、非常野,越唱得高,它就越要用劲儿,你唱得高我比你还唱得高一点,逐渐就形成这个样子。”

  在表演形式上,“高腔茶灯”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七字方言似唱非唱,起而止、续而转,配以掌锣、钹、鼓等敲打乐器和扭腰似的舞姿,让整个表演诙谐幽默、欢快热闹。冯修荣介绍,平时表演都有二十几个人,最少的时候有十一、二个人,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十个人,跳灯的这些动作也比较滑稽,就是一个热闹。

  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一代代传承人把生活中的事物和景象融入到唱词中,有升学乔迁、婚丧嫁娶,也有祭祀祖先、记录劳作,丰富了“高腔茶灯”的文化内涵。

  4岁学唱,7岁单独表演,如今已54岁的冯修荣掌握了一百多首“高腔茶灯”的曲调,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以及日渐稀少的传唱人,让冯修荣担忧“高腔茶灯”后继无人。“现在人们把这个东西看得很淡了,出去打工的人比较多,怕传不下去了。”

  为了守住“高腔茶灯”,冯修荣走访了老一辈的茶灯表演者,用了2年多时间,记录下100多页、近80首“高腔茶灯”唱词,也让传承了十四代人的“高腔茶灯”首次有了文字记录。“过程肯定是辛苦的,当时还有人说,你写这个做什么,能买米还是能买油?我说不是卖钱,是为了传承。”

  为了让“高腔茶灯”延续生命力,两个拥有相同情怀的人走到了一起。一直研究“高腔茶灯”的汤国强还有另一重身份——凤冈县音乐家协会主席,他找到冯修荣,通过冯修荣唱一句记一调的方式,用简谱记录下“高腔茶灯”的各种曲调。“这项工作必须做,如果不做,十年八年或者一百年以后,人们拿到文本就只知道唱词,不知道旋律怎么唱。”

  2020年,“高腔茶灯”迎来新机遇,被纳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冯修荣与汤国强一拍即合,两人把村里会唱茶灯的人组织起来,成立演出队,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会演和比赛,屡屡获奖。

  渐渐地,“高腔茶灯”的歌声飘出了沙坝村,与此同时,来找冯修荣拜师学艺的人也多了起来。“现在有了一帮小徒弟,首先就是我们这个组的年轻人,在读书的就利用他们放假的时候,把他们喊到我家里来。只要你愿意学,我都愿意教。”

  有了传承人还需要场地,利用争取到的资金扶持,当地建起了一座“高腔茶灯”传承堂。木质院门、镂空花窗,宽敞的院坝可以容纳300多人。在这里既可以传承教学、组织比赛,还可以在各种民俗节庆开展文艺演出。

  农闲时,冯修荣会组织队员在传承堂排练“高腔茶灯”。旅游旺季,依托每周3到5场不等的免费表演,让来此的游客可以听茶灯、看茶舞,感受乡村田园风光。“我们有了这个表演之后,他们在这个地方就能停留下来,不仅可以看风景,还可以欣赏‘高腔茶灯’”。

  茶海葱郁,绿涛延绵,凤冈50万亩生态茶园不仅产好茶而且有美景。汤国强期望,借助文旅融合发展,能让“高腔茶灯”焕发新的光彩。“我们更期望的就是文旅高度融合,让外面的人到凤冈来,除了有高品质的茶喝,逛茶园采茶,更能欣赏我们凤冈的茶灯,双向发展。”

编辑:李奕璇

统筹: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