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仪仗兵》:换个军营写“士兵突击”

图片

  作家陶纯长篇小说新作《仪仗兵》近日面世,作品深切书写了一代仪仗兵的成长历程和精神品格,以及这一兵种身前高昂着的国家尊严和时代精神。

  一次意外的文学收获

  在陶纯的写作清单里,长篇小说《仪仗兵》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他说:“我在军队系统的文艺创作室担任专业作家数十年,到各种不同的军兵种体验过生活,就是没有机会到仪仗队走一走,以前更没有想过会写这支特殊的部队。”

  2016年春天,影视公司制片人陈冬冬找到陶纯,希望他担纲创作仪仗兵的故事。陈冬冬所在的公司2000年前后曾制作过一部八集电视剧《中国仪仗兵》,于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反响强烈。十多年过去,仪仗兵有了许多新的故事,应该有一个更长的作品来展现它。陶纯说:“我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走近这支‘门面’部队的机会,本来已经‘宣布’不再写剧本的我,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陶纯荣幸地来到三军仪仗队采访了两个月之久,他几乎每天都和仪仗兵们接触,看资料、做采访,同一个食堂就餐;正课时间,仪仗兵们在操场上挥汗如雨,他就在操场边近距离感受他们的一举一动。在三军仪仗队体验生活的日子,每一天都能令他感动,他看到战士们流出的汗水,即使是严冬,也照样湿透衣衫。他见过一张照片:寒冬腊月的训练场上,一个士兵后脑勺上淌下的汗液,居然冻成了冰锥,这张名为“冰锥”的照片,瞬间让他泪目。

  但写剧本有许多不确定性,随时可能“下马”,正当陶纯进入故事大纲的写作时,赶上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地方影视公司和军方的合作遇到了难题,迫不得已,仪仗兵题材的电视剧本创作就此停摆。

  “剧本搁浅后,当时我就想立即着手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却又感觉题材重大,不好驾驭。”陶纯说,到了2022年,他愈发清楚意识到,自己不能白白浪费掉这么一个好题材,他决定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将小说写出来。

  把原型故事打散再重新捏合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仪仗兵》,详细记述了主人公李振杰“破茧成蝶”的全过程,除了日常风吹日晒下的艰苦训练,就连对爱情的判断和取舍也成为他的一堂“必修课”。在这样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锤炼之下,他终于成为仪仗队的代表人物。更为难得的是,这部作品还生动书写了仪仗兵群像,他们个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

  陶纯揭秘道,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除了女主人公罗澜完全是虚构的之外,其他人物可以说都有现实原型,都有影子。“这与这个独特的题材有很大关系。只不过,我要把原型故事打散,然后再重新捏合,使现实中的人物成为小说中的人物。”

  陶纯还揭秘,“李振杰”这个人物的名字,是从三个现实人物身上各取了一个字,“李”,取自李强的名字,这几年人们经常在《新闻联播》见到李强率队出场,他担任仪仗司礼任务的执行队长,很吸引人的眼球;“振”,取自朱振华,他在2009年国庆大阅兵时担任军旗手;“杰”,取自张洪杰,1999年、2009年大阅兵时,他都担任护旗手。

  着力书写仪仗兵群像,这是陶纯刻意追求的。他说,写作过程中,经常想到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比如郭靖、张无忌等等,无一不是历经无尽的磨难,终成侠之大者。“采访中我真实的感受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这个英雄的集体,没有这个淬火为钢的熔炉,那些刚来时还不会打立正、不会叠背包的士兵,达不到后来的高度。”

  为了凸显人物形象,《仪仗兵》一书中有大量扎实、细密、感人的细节,令读者如同也身临仪仗大队,和仪仗兵一起经历低谷,一起享受喜悦。陶纯说:“振杰的成长进步,伴随着严苛甚至残酷的训练,像练习步幅、军刀礼、不眨眼睛等等细节,我身边有不少军人朋友、战友,他们对仪仗兵也有一点了解和接触,但并不清楚要经过这样程度的训练,也是看了小说才知道的。”他认为,这再一次说明,采访和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是走马观花,就不会有这么多“硬刚”的细节。

  给读者传递“向上的动力”

  陶纯16岁入伍,有着40多年的军龄,如果从1986年发表处女作算起,到现在已经有38年了,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军事文学写作,锲而不舍。

  尽管如此,对于陶纯而言,这次创作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首先,如何书写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经历的重大历史节点,八集电视剧《中国仪仗兵》是从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阅兵,写到1997年香港回归。“我就想,应该顺着这个时间段往下写,一直写到2015年的大阅兵。”他坦言,从1997年到2015年,十七八年的长度,可以重点写出两代仪仗兵的成长。同时,为了增加作品的厚度,他还把仪仗队从延安时期就已存在的历史,也通过一条情节线带了出来。

  “其次,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也是写作中最难的点。久久思索之后,我确定了现在这样的人物设置:一个山东农村的‘坏孩子’,阴差阳错来到仪仗队,开始别人帮助他成长,后来他帮助别人成长。”陶纯说,事实也是如此,仪仗队几茬执行官、大阅兵军旗手护旗手,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于那些以年轻人为主人公的作品来说,成长是永恒的主题,怎样让他成长,让他有别于人,让他新颖、独特、可信,而又出乎意料,才是考验作家的那一道题。”

  对于陶纯而言,写作中面临最棘手的问题不是怎样把握写作尺度,而是怎样把那些真实的素材小说化,“如果它被人认为不过是堆砌素材,有点像报告文学,才是最大的失败。”但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陶纯没有听到有人说它像报告文学。

  “他们的对面,没有敌人,他们的‘对手’,除了战友,就是自己。训练场上,万千次地重复同一个动作——正步走,向右看——极为单调。每次上训练场,都是一次淬火。”陶纯说,他作为一名老兵,作为这些孩子们年龄上的“父辈”,深深感到,他们的苦与乐,悲与喜,不能老是关起门来不让人看到,而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这是一种向上的动力,是金钱买不来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种东西,有了它和缺乏它,对一个人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文图来源:《贵阳日报》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