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拯救弗洛伊德》:书写精神分析之父最后的岁月

图片

《拯救弗洛伊德》一书的主人公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家喻户晓的心理学大师、精神分析之父。四岁之后,他就一直居住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本书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真实故事:当德国军队进入奥地利将这个国家纳入第三帝国版图之时,这位身患癌症的老人愿意选择留守故土却不愿就此臣服于命运。多名人士在危机中组成了一支了不起的小队,试图说服弗洛伊德离开他深爱的维也纳。

1938年3月15日,德军越过国境进入奥地利的第三天,希特勒宣布吞并奥地利。德军进入奥地利后,立即展开大规模搜捕,被捕的都是被盖世太保认定为反纳粹分子的人。与此同时,他们还掀起了一波反犹太暴力运动。当时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正住在维也纳伯格街19号,那里既是他多年来的居所,也是他的办公场所。德军占领刚开始,弗洛伊德就在日记中写下一句话:“奥地利的末日。”眼看着82岁生日即将到来,弗洛伊德却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逐渐展开的噩梦之中。身为一名犹太人,他自然面临着危险。精神分析被大部分纳粹官员诬蔑为犹太伪科学,而作为这一学科的代表人物,没人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弗洛伊德第一时间成了被骚扰对象,但也并不打算离去。他为何心甘情愿留在这个水深火热的环境之中,为什么没有在可以离开的时候及时离开维也纳?相反,弗洛伊德幻想能“挺过风暴”,期待“社会秩序能够恢复,本分之人能够远离恐惧,重回正常生活”。因为长年嗜抽雪茄,弗洛伊德患上了下颌癌症,令他苦不堪言。他很清楚自己时日无多,因此他迫切渴望能够在相对平静的生活中度过余生,而不想要四处辗转,颠沛流离。

当然,阻止他逃离的不只是衰老与疾病,还有弗洛伊德对维也纳怀有的深厚的感情。因为数百年来,维也纳一直是欧洲的文化生活中心,不仅出现了像古斯塔夫•马勒和阿诺尔德•勋伯格这样的作曲家,也有像斯蒂芬•茨威格、弗朗茨•韦尔弗和约瑟夫•罗特这样的作家,以及各式各样的物理学家、医生,当然,还有其他同时代的顶尖心理学家。这些人当中的绝大部分弗洛伊德都认识或者至少接触过。

但是与弗洛伊德关系密切的多位知名人士深知情况危急,于是他们开始通力合作,试图说服弗洛伊德离开他深爱的维也纳,移民英国。在这群人当中,有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威尔士医生;有拿破仑的曾侄孙女兼希腊和丹麦王妃;有和弗洛伊德合作写书的美国大使;有弗洛伊德孝顺的小女儿、后来同样成为精神分析领域重要人物的安娜;以及他的私人医生——一个和弗洛伊德一样来自维也纳的犹太人,他甚至不惜推迟自己的移民计划,只为能够照顾弗洛伊德。

作者通过全书十二章的精彩叙述,为读者讲述了这支了不起的救援小队是如何齐聚一堂,又是如何成功说服弗洛伊德这个似乎比任何人都更懂人心的人,并帮助他摆脱对迫在眉睫的灾难的深度否定。他们把弗洛伊德及其家人从德占奥地利营救出来,让他们得以定居伦敦。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即便在万劫不复之际,爱、忠诚与友情依旧有着强大的力量。在伦敦,弗洛伊德在自由中平静度过晚年的时光,达成他“在自由中死去”的心愿。

弗洛伊德去世后,W.H.奥登写了一首诗赞颂他人生的意义,以及他如何虽死犹存。这首《悼弗洛伊德》中关键的一节写道:“于我们而言,他已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思想风气。”对于弗洛伊德营救队的成员来说,这句话十分精准。在弗洛伊德去世后,他们依旧在这种“思想风气”的影响下继续生活。弗洛伊德的文章、讲座、通信以及不计其数的心理治疗与对话中彰显的理念,依旧跟随着他们,不断深入他们的思想。他的去世成了他们新的动力,激励他们继承他的遗产。

作者安德鲁•纳戈尔斯基著有《纳粹猎人》《1941 : 德国走向失败的那一年》等七本历史文化著作,均好评如潮,这些作品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历史私人化,让读者能够通过当事人的眼睛目睹历史事件。在《拯救弗洛伊德》一书中,安德鲁•纳戈尔斯基用他艺术家的眼睛为我们发掘出细节,也用他小说家的功力把一个远去的世界和其中无数的居民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该书既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精神分析之父的个人传记,也是一幅各路英雄拯救弗洛伊德的精彩群像。而拯救佛洛依德的过程,其刺激性和悬疑感都足以媲美间谍小说的作品。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