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贵阳国防教育 > 阵地风采 > 国防教育基地

乌当区百宜红军烈士陵园

  乌当区百宜红军烈士陵园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百宜镇沙坝村,占地56800平方米。当年红军长征经过乌当区辖地7个乡镇,46个行政村,318个村寨,累计行程100余公里,并打响了“百宜阻击战”。

  1935年4月5日,国民党中央军92师547团、552团、549团三个团,从百宜镇腊鲊、徐家院开始进攻红军,战斗逐步推进到关明、百宜、新寨一带。为阻击敌军前进,控制西进道路,掩护中央纵队从贵阳附近通过,中央军委命彭德怀亲自指挥,战斗指挥部设在百宜街上刘明先家老房子里,彭德怀率三军团所属的红军右翼红10团、红12团、红13团在百宜一线阻击,打响了百宜阻击战。战斗在约15个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国民党中央军派四架飞机参战,轰炸声、枪炮声响成一片,子弹与弹片横飞。尽管敌强我弱,但红军英勇奋战,消灭了不少国民党中央军,其中有两个是国民党营级军官。双方鏖战大约6个小时,参战红军交替掩护主动撤离战场。下午4时左右,红军开始撤离百宜,百宜乡村民带路,主力部队经百宜镇的平山坝,下拐九大坡到拐九村的后寨、新田、关翁,4月5日晚,中央红军来到宋家渡,在老百姓支持下,通过浮桥很快顺利渡河,在宋家渡进入龙里县的洗马地区。红军大部队进入龙里县后,仍留下两支部队,每支约200人,分别在乌当区偏坡乡和永乐乡一带活动,继续造成“佯攻贵阳”之势。

  战斗结束后,当地农民冒着被国民党杀头的危险,掩埋了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6名红军战士。1973年以来,地方党委政府先后2次修墓树碑,2007年5月将6名红军烈士遗骨遗物迁葬于百宜镇沙坝村,后修建了“乌当区百宜红军烈士陵园”,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5年7月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3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省国防教育基地,2018年8月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10月,百宜红军烈士陵园列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红军途经乌当区百宜乡红旗村时,为了宣传红军精神,在邓月明家老房墙壁上写下了“红军绝对不杀敌方投诚官兵”的标语。2021年1月正式送至贵州省博物馆进行保护修复。耗时6个多月,利用科学专业的修复技术,在贵州省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修复师们的努力下终于完成,由不可移动文物变为可移动文物。这幅标语总长520厘米,1984年10月,被乌当区人民政府认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存放在乌当区百宜红军烈士陵园陈列馆中。

  红军在乌当不断发文告、写标语、助百姓,让百姓认识红军、了解红军,壮大了红军的队伍,红军不仅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私奉献的军民鱼水情和丰富的革命文物,还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逢清明节与9月30日烈士纪念日,许多党员干部群众会来到乌当区百宜红军烈士陵园,在这里追寻红军足迹,回顾红色历史。来到纪念碑前,肃立,敬礼和景仰,默念“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碑文,敬献鲜花;在乌当区百宜红军烈士陵园陈列馆内,聆听讲解,观看图文,通过陵园沿革、长征背景、红军在乌当、军民鱼水情等一段段革命史实,进一步了解红军烈士的浴血壮举,切身感悟长征精神。

  

编辑:陈承

统筹:苏舟

编审:汪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