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只要这一招 读《史记》不再难

您是不是很想读一读《史记》,但每每又觉得很难读下去,我有一招帮你搞定《史记》。

其实也没什么妙招,就是最笨的办法——把《史记》从头到尾抄一遍。不久前我在小红书发起了一个活动:抄读《史记》。短短几日,已经有三十多人参与“抄读”活动,我们拉了群,每天都在群里打卡,把自己抄好的《史记》一一晒出。

图片

几天时间,我已经先后抄毕《五帝本纪》和《夏本纪》。虽然我已经很熟悉《史记》,读过多遍,但抄一遍跟读一遍确实太不一样了,很多字我们好像看着都认识,但是从眼前一扫而过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但抄一遍的话,这些字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深刻得多。

读《史记》是有方法和顺序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顺序。我主张不管是读也好、抄也好,《史记》不宜从第一篇一直往下读,因为前面的本纪部分,不管是《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一路读下来会觉得很无聊。毕竟本纪以大历史为主,缺乏人物的细节和情感,更多是条目式的罗列,比如《夏本纪》中,讲帝王世系:

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

我比较主张《史记》倒着读。因为要阅读《史记》、了解《史记》,我们首先要了解司马迁这个人,《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实际上是司马迁给自己写的一个自传,从这篇入手,我们可以了解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写《史记》?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即使遭遇宫刑,也非要把《史记》写出来?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对《史记》一百三十篇的每一篇都做了概括式的交代,虽然司马迁很谦虚,把自己放在最后,但对于阅读者而言,“自序”像导引,可以帮我们梳理一份大纲,有助于我们有选择性地阅读。

此外,《史记》跟别的书不太一样,是可以翻开任何一篇来读的,而且可以从任何一篇进入。我比较喜欢读《史记》中的集传,太史公在写这些集传的时候笔触跟写本纪、世家这些大历史很不一样。因为集传更多是写一些普通人,比如《货殖列传》《龟策列传》《日者列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仲尼弟子列传》等等。对于普通人的历史,太史公会赋予更多的情感因素,以及对于历史不一样的角度和看法。

我们还可以选择汉代的一些人物,尤其是那些陪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对于太史公来讲,他写汉代的历史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因为他就生活在西汉武帝朝,所以他对汉代的史料有着更好的把握。列传70篇每一篇都很精彩,那我们就有选择地从一些比较容易进入的篇章入手,像《李将军列传》《淮阴侯列传》等等,我特别推荐大家读一读《日者列传》,这篇列传写得非常精彩。

如果要读本纪的话,我建议先读《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这两篇本纪是可以对读的,从中你可以看出高祖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之间的互动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最后会败在刘邦手下?

而世家的话,可以先读《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因为萧何、曹参和张良这三个人对于汉朝的建立有无比重要的价值,看他们三个人的传记你就能知道,刘邦是怎么一步一步夺得天下,并且建立西汉的。

相信您读完以上篇章会佩服司马迁,佩服他的文笔、敬重他的史观、更感佩他在汉武帝那样的强权下秉笔直书,为我们留下如此珍贵的“一家之言”。

用抄读这样的笨办法,其实是给自己制定一个相对比较规范的阅读计划。期待有更多朋友参与这样的阅读尝试,用自己的“笔”阅读这样一本伟大的作品。

(《只要这一招 读<史记>不再难》文图来源于贵阳日报。)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