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文明贵阳 > 文明典型 > 身边好人

【贵州好人】信守承诺开山引渠 守护一湾碧水26年 | 记“贵州好人”焦开祥

  在群山环抱的修文县六桶镇,上演了一个现代版的“愚公”传奇:当时40多岁的顺江村(现合并为海马孔村)党支部书记焦开祥,带着数百名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1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780米的“生命渠”。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6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多年来,虽然不再担任村支书,但是他坚持定期到何家洞水源点进行志愿巡查,带头开展水源保护、沟渠清理、管道维修、水池消毒,全力保障何家洞引水和村民的吃水问题。焦开祥26年如一日,向村民倡导守护生态环境,用言行践行致富承诺。在他的感召下,群众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共同关心、主动参与,自觉维护绿水青山已在海马孔村蔚然成风。2023年,焦开祥以“诚实守信”入选第四季度“贵州好人榜”。

  焦开祥带人在何家洞水源点进行巡查

  一句承诺换回一渠清水

  千里乌江,浩浩汤汤,滚滚东流。

  海马孔村位于乌江沿岸,2013年由海马村、顺江村、联合村合并而来,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守着奔腾的乌江。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工程性缺水一度成为顺江村发展的最大羁绊。

  “当时的顺江村与乌江的垂直距离有230米,这是一道悬崖峭壁。正是这道绝壁,彻底断绝了村民从乌江取水的念想。让村民更为绝望的是顺江村背后还有一道近300米高的石山绝壁。”焦开祥说,缺水,成了夹在两道绝壁之间的村民生存的“头等难题”,也成了他们共同的“痛苦记忆”。儿时替大人守井取水,一直深埋在顺江村很多年轻人的记忆里。

  1997年秋天,焦开祥当选为原顺江村党支部书记。当选的那一天,他就许下承诺:“一定要解决村里的用水难题,让村民喝上好水,走好致富路。”

  为了找到稳定的水源,像老辈人一样,焦开祥在工作之余多次尝试,但一无所获。2002年,焦开祥第二次担任顺江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动员村里组建“探洞先锋队”,转而向村后石山绝壁上的何家洞探索。他们在洞内克服各种困难条件,连续工作13天,终于找到了“活水”。

  为了推进凿渠引水,2002年初春“何家洞凿山引水工程”正式动工。由于缺乏资金,工程由村民义务投工投劳。肩扛、锤打,一块块地扣、一袋袋地扛……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村民在山腹上凿出来一条“水道”。何家洞从之前的很多地方需要匍匐前行变成了大部分地方可以容纳一个人正常通行。

  山凿通了,也出水了。然而,引出的水却时断时续,仍然不能“稳定出水”。焦开祥依然没有放弃,说服一部分村民,定时去何家洞巡查、维护,清理崩塌的泥石,尽可能维系出水的状态。

  转机出现在2008年,这一年已经卸任村支书的焦开祥提出,希望村里继续推进“何家洞凿山引水工程”。经过激烈地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前面九十九步都走了,最后一步必须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顺江村向修文县申请项目资金,最终获得支持,偿还了项目此前遗留的债务,何家洞凿山引水工程也得以重启。何家洞凿山780米长的引水工程终于完工,汩汩清泉流入村民家中,海马孔村的“缺水”问题,终于成了过去时。

  带领全村走上致富路

  何家洞的这条“生命渠”通了,还有致富路要开拓。“乡村要发展,我要带头,听说我们要发展枇杷产业了,我先将自己家的土地拿出来,再去宣传发动其他村民参与。”焦开祥说。在大家都在质疑的时候,焦开祥站了出来,挨家挨户上门动员。他率先种植了5亩地枇杷,其他村民看到后纷纷参与。

  如今,海马孔村的生态环境良好,从2011年初开始发展水果产业,到如今经过两次农业产业“升级”。目前,当地种植了400亩樱桃、200亩柑橘、1200亩枇杷、100亩苦丁茶,土地亩产值从四五百元增加到了五六千元,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焦开祥正在与其他村民在何家洞水源点商量讨论维护

  守山山聚宝 护水水淌银

  何家洞引水成功以后,焦开祥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他总会定期到何家洞水源点进行志愿巡查,带头开展水源保护、沟渠清理、管道维修、水池消毒,全力保障何家洞引水和村民的吃水问题。

  “海马孔村位于乌江沿岸,我家的位置刚好处在海马孔村的码头附近。”生长在乌江边,焦开祥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长期向村民们倡导守护好绿水青山,才会让水渠长清,才能走好致富的新路。

  26年来,焦开祥在平日里总会去河边义务巡查,每次巡查时,一个口袋、一个背篼是他的标志。当遇见行人丢弃垃圾,他总会上前进行劝导,并第一时间清理。他还组织村中的志愿者,积极参与管理河边的船只,对在河边游玩的人们进行安全宣传。

  多年来,作为一名老党员,焦开祥积极参与村庄清洁、关爱困难群众、调解矛盾纠纷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服务广大村民。

  初春的海马孔村,沿着逶迤乌江,掩映在一片片绿色之中。爬上何家洞,走进洞里,看着这条曾经为之战斗七年的“水渠”,两鬓斑白的焦开祥仿佛又回到那段“战天斗地”的时光,耳边又回响起凿山碎石的声音。他用言行践行着最初的承诺,在他的感召下,群众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共同关心、主动参与,自觉维护绿水青山在海马孔村蔚然成风。

编辑:刘慕轩

统筹:苏舟

编审:汪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