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贵安新区频道 > 贵安新区要闻

凝心聚力固成果 奋楫笃行绘蓝图 ——贵安新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跨村合作探索集体经济新路,老旧民房盘活变身美丽民宿,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铸魂,引进人才奠定发展基石……2023年来,贵安新区聚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高质量发展目标和“5555443”工作思路,突出“3个1、3个3”工作重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2023年,新区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亿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970户7417名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21279.5元,增速15.31%。一年来,脱贫成果得到新提升,粮食生产创造新纪录,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乡村治理抓出新成效。


马场镇场边村改造后的特色农家小院

党建引领——

特色产业从“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

北斗湖畔,风光旖旎;闲置农房,正在蝶变。

2023年9月,位于北斗湖边的马场镇普贡村,按照“1+1”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引进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乡村避暑旅居示范点,实现乡村旅游高端化。

“这里之前是我们家的老房子,一直没有人居住,现在村里盘活闲置宅基地,老旧房屋已经拆除,将在原址上建设精品民宿。村里的环境好了,我们也多了一份收入。”普贡村村民韦灵红说,她家老屋将被打造成民宿样板房。据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根据工期,3栋样板房主体将在春节前后建设完工。

“目前,村里已完成签订农户入股协议47户47栋,吸引意向性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打造民宿经济。”普贡村支书王明培介绍,在利益分成上,村民每个客房每年保底分成1200元,根据营业情况,超出1200元则按20%分成。同时,村民还可以在自己的民宿里打工,获得务工收入。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新区各地积极实践,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与促进农民增收“并驾齐驱”。

在高峰镇龙宝村,村里充分利用龙宝大坝土地肥沃的优势,走“稻+菜”的路子发展特色产业。“在去年水稻喜获丰收后,龙宝村种下500亩羊肚菌,目前已开始采收上市,预计每亩可采收500斤,既能充实村民腰包,又可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委会主任刘兴坤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高峰镇石甲村,村党支部几经努力,引进企业在该村种下200亩辣椒,实现村集体、村民、企业“三赢”。

车田村乡村旅游、龙山村辣子鸡、王家院村葡萄……党建引领下,贵安新区以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为主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从“小而散”到“大而强”的转变,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兴旺。


高峰镇龙宝村墙绘让村貌增色

提质增效——

乡村建设从“一片美”向“整体美”转变

1月30日一大早,马场镇松林村村民冉恒国,看着村寨邻家房屋外墙新绘上的美丽墙画,不由赞叹起来:“听说过完年每家每户都要搞庭院环境整治,干脆我们也找找村支书,把我们家墙上也画漂亮点!”

一画一风景,一墙一心意。冉恒国口中的画,是马场镇松林村驻村帮扶单位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在帮扶联系工作中,利用墙绘艺术,将自然生态、乡村特色摹画上墙,让原本不起眼的农户房屋墙面瞬间灵动起来,构建美丽松林,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还在松林村湖畔种下100亩油菜,吸引游客春季前来观光。”松林村驻村第一书记郝磊认为,把村子扮靓,既能吸引游客前来,也能改善人居环境。接下来,松林村还将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扮靓村民房前屋后。

而今,在贵安新区马场镇松林村、滥坝村,高峰镇龙宝村等地,道路两侧的房屋墙体上,一幅幅栩栩如生、富有乡村气息的艺术手绘墙画,使一面面白墙“活”了起来,将乡村装点得更加美丽。

记者从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了解到,自从以农村“五治”引领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贵安新区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

2023年,新区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目前已改造建设农房100栋,盘活农村闲置房屋20栋,开展房地一体确权登记1552宗,建成2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马场镇松林村垃圾分类点

移风易俗——

文明乡风 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仅要抓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更要提振群众“精气神”。

2023年,贵安新区以推动移风易俗为落脚点,始终坚持系统思维,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村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大家要把干湿分类垃圾桶用起来,主动做好自家的垃圾分类,同时做好门前三包,自家的地盘自己打扫干净。”1月8日至10日,贵安新区湖潮乡芦猫塘村对全村449户农户进行全覆盖走访,驻村第一书记王小燕在入户时,向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治垃圾”宣传,并把印有“治垃圾”知识的宣传布袋和纸巾发放到村民手中。

坚持环境整治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贵安新区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卫生习惯,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新风。

去年12月11日,高峰镇评选出首届“和美宜居村庄”,该镇石甲村老寨院、普马村九甲寨、毛昌村鸡窝寨入选。        “开展‘和美宜居村庄’、‘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是高峰在提升乡风、提升人居环境的创举。”高峰镇镇长刘家庆表示,这样的创评活动,旨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宜居宜业,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村民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文明新风以红榜公开表扬;村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等不良行为以黑榜公开批评;《村规民约》成为精神文明导向,“治风”倡议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移风易俗不仅让群众得实惠,也不断推动农村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得到根本性转变,农村群众礼金支出大幅度减少,农村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以文明为底色的美丽乡村画卷越描越亮、越绘越美。


俯瞰马场镇滥坝村一角

人才培育——

“新农人”变“兴农人”汇聚乡村振兴“生力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贵安新区用好用活人才政策,招揽各方人才,通过致富能人创办、领办合作社,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增收,或以资金、土地入股等方式,享受分红收益,不断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难题。

2020年,在外打工返乡后,马场镇佳林村村民越祥、徐明莉夫妇搞起了生猪养殖。经过3年努力,他们的养猪场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夫妇二人还养殖起了肉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他们多次参加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的相关培训,不断提升养殖技能。

为满足村里与贵州黔尚品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需要,去年11月,马场镇滥坝村组织开展了第一期绣娘就业技能培训。接下来,村里将以订单式家庭作坊为基础,让绣娘们统一培训、统一下单、统一生产,不仅改善了传统刺绣生产模式的局限性,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

在加强对村民培训的同时,基层组织也不断结合市场需求,开拓新的业务。1月24日,马场镇松林村村集体公司与滥坝村村委会签订辣椒深加工合作协议,两村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辣椒深加工”合作,双方按照“保底+分红”模式,松林村每年保底收益5.6万元+35%的分红,滥坝村每年收益为65%的分红。

“这届班子带着全村搞产业,种蔬菜、搞辣椒加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不用外出打工,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提及新换届的村“两委”,松林村村民冉恒国连连称赞。


绿色盎然的湖潮乡车田村

为夯实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基础,2023年以来,新区深化与省农科院、省农职院合作,共同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训,依托省农科院贵阳分院、院士工作室、专家工作站、贵州贵阳现代种业产业园等机构,实现生产人员培训全覆盖。紧扣“一人一技”目标,举办粮食、油菜、猕猴桃、草莓、食用菌、茶叶等产业专题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开设农业经理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农业经理管理及乡村建设、专业农机手、家庭农场主等主题培训,并建立学员训后需求台账,免费为所有参训学员提供训后线上技术指导,汇聚乡村振兴“生力军”。

“我们将自觉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5555443’工作思路,加快发展贵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都市农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安实践新篇章作出‘三农’贡献!”贵阳市农业农村局、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局长马骁说。

王兴春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宝华/文 石照昌/图

编辑:程晨

统筹:李华莹

编审: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