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文明贵阳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文明乡风】南明区后巢乡:“五个围绕”出实绩 文明新风拂乡野

  近年来,南明区后巢乡紧扣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这条主线,以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逐步树立新时代文明乡风。

  于后巢乡四方河村的农村“五治”彩绘墙

  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工作重点,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树新风,倡导除婚丧事宜以外的各类酒席一律不办,积极创建“零礼金”村,号召广大群众通过电话、微信、邻里互助等方式互致问候表达心意。广宣传,充分利用媒体矩阵、公益广告、小喇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方式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宣传,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减成本,注重婚丧酒席规模控制,简化婚丧事宜程序,缩短办理时长。鼓励群众采用旅行婚礼、集体婚礼等新式婚礼形式,杜绝天价彩礼和人情攀比;严禁低俗婚闹、占道治丧等不文明行为。今年以来,无违规办理酒席行为。

  围绕“两书一约一会两榜”工作机制,将红白理事会打造成移风易俗服务队。重规范,严格按照婚丧事宜实施细则及“两报告”“三告知”的要求,认真落实事前申告、事中监督服务、事后纠偏评议全流程跟进服务机制。抓执行,红白理事会严格落实村(居)民管理服务机制,在可能产生办酒席行为的环节跟踪服务,持续加强宣传引导。细归档,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按要求对婚丧事宜进行全流程跟踪服务,建立“一事一户一档”。

  围绕党员干部等关键少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有承诺,乡、村(社区)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带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全乡已有1100名党员干部写下承诺。多参与,村(社区)干部严格落实“2+3”工作制度,2名村(居)干部固定在岗和3名红白理事会成员轮流坐班,建好名册清单,明确职责分工,公开联系电话,随时服务来电来访群众。常提醒,乡、村(社区)党员干部结合日常工作,在入户走访、上门服务和集中宣传时广泛宣传动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到红白理事会,形成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合力。

  四方河老寨子文艺爱好者演唱《“五治”之歌》

  围绕文化传承挖掘,多角度呈现文明乡风。重传承,四方河老寨子严格按照“内涵外延”的要求,深入挖掘老寨子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认真厘清历史文化脉络,提炼民族文化精髓,提升群众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抓特色,注重民族文化特色,每逢重要节假日,村民们着民族盛装参与各类活动。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送春联等活动,邀请专业摄影师拍摄家庭合照,为村民留下美好时刻。展风采,挖掘打造文化创意IP“南明驿站”之《四方河老寨子》上线,全网累计播放量逾6万次,讲述了四方河老寨子的前世今生,以及在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积极弘扬民族文化。

  围绕主题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共治理,切实把乡风文明建设与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建设、“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等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共建共治进村寨、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先后在山水黔城等地开展宣传活动10余场。提认识,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村民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在四方河老寨子开展“唱响乡村振兴·绘制五治蓝图”文化志愿音乐培训3场,30余名老寨子文化爱好者参加,培训期间村民自创的普通话、布依语双语歌舞剧《“五治”之歌》被搬上区文化馆乡村振兴文艺汇演的舞台。同奋进,举办首届乡运动会,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让辖区企业和群众有更强的归属感、认同感,充分认识、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后巢乡首届运动会开幕式

编辑:刘慕轩

统筹:苏舟

编审:汪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