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乘风破浪的妈妈

和哥通电话聊家常,他轻描淡写地带了一句:妈后天去成都参加川大同学60年聚会。

我问:谁陪她去?哥答:她自己去,只让我帮她订高铁票。

一个多星期前,妈才吹完81岁的生日蜡烛。尽管我们早就习惯了妈的特立独行,但这次她要独自出远门,着实让我纠结了一下。

记得上次纠结还是她年过七旬时。某日晚饭后,她云淡风轻地告诉我:周末要去安顺龙宫参加全国散文学家研讨会。我随口问:你们在哪里集合?她说:我自己坐高铁去,出站打车直奔龙宫。

图片

我惊讶不已:会议组织方对参会者有年龄要求或者要求家人陪同吗?“不需要,这个机会难得,你们不用管我。”她快刀斩乱麻结束了对话。

我连着两夜没有睡好觉,最后是老公借口要去安顺参加同学会,把妈顺路“捎”过去又顺路“捎”回来了。

哥长期和爸妈住在一起,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身体状况了如指掌,这是他不反对妈独自出远门的原因。我问他:路上万一……他说:她会改变决定吗?如果不能,你只管祈祷就好了。

平日里,我和爸妈见面的次数很少,很多次周末想回家看看,妈都在路上:不是去参加协会采风活动,就是去老年大学上课;或者去走秀练身姿,或者去养生馆做推拿。档期很满,见面不易。有个头疼脑热,她也是自己上医院治疗结束才顺便告诉我们一声。

有一段时候妈爱上了写诗,我每天醒来收到的第一个微信都是她写的现代诗。刚开始是直白的分行表达,渐渐地有了抽象间接的意味,文字逐渐个性化,开始展现一个老文科生的文学功底。

妈退休前是高级记者,工作中的她身体力行地生动诠释了“没日没夜”“挑灯夜战”“熬更守夜”这些词。退休后的她,以直白的诗句写道:报纸啊/是一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印刷机啊/不停地运转/每天一轮新的太阳/与读者见面。这首诗的题目是《在路上》,被她排在个人诗歌散文集《一个女记者的诗与远方》的首篇。

妈出第一部诗歌集时也顺便说了:我还要出第二部诗歌集。按目前她写诗的速度看,应该快了,而且应该比第一部更有品质。

前年重阳,妈来我家过周末。选了挂有字画的一壁墙为背景,让我帮她录朗诵诗歌的视频,妹现场剪辑好,我用妈的微信开通了视频号后发在了网上。从此,妈只要写了新作、拍了新照,既发美篇也发视频号,不像我的视频号作品少得可怜。

图片

个人诗歌散文集《一个女记者的诗与远方》

妈爱穿红色,性格比较急。出发去成都那天,妹夫一大早送她去高铁站,停好车准备帮她拍一张照,结果只拍到熙熙攘攘人群中的一个模糊的红色背影。哥帮妈定高铁票时留了心,让妈和当天要送儿子去川大报到的好友一家人买了同一趟高铁,以便路上有个照应。好友儿子今年被川大录取,和我妈当年考入川大正好相差一个甲子。这一老一少在候车室挽手合影留念,意义珍贵。好友两口子分别微信我:你妈看上去就像六十多岁的人。好友夫人还说:学文科真好,我现在开始学国学还来得及吗?

次日晨醒打开手机,妈在5点零6分给我发了第一条微信。她在高铁上草就了一首诗,题为《年轻的心》:锦江在身旁流淌/我的河床已加宽/水色更清/当年的莘莘学子 坐小船过江/荡出一颗透明的心/千万枝绿竹加了微信/网名叫诗心和爱心……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