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少年前传》:回应教育焦虑的成长启示录

图片

作为写作者,作家姚鄂梅总是比普通人更敏感、更容易感受到社会剧烈转型的中的矛盾,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困惑。她常常以文学的视角,回应这些矛盾与困惑。她最新推出的小说《少年前传》,将目光头像投向了家庭生活中“生长的少年”。

《少年前传》讲述了三个家庭的教育故事:子涵、小素、昊天与他们的妈妈,三辆精密设计的母子战车,在教养的路上小心前行,时刻维护,但因为在现场目击了一位滑板女孩猝死事件,三个妈妈与三个孩子被推入到难以选择的道德困境和意义危机,成长的难题呼之欲出。

《少年前传》以教育为背景,隐含的却是家长、孩子所遭遇的一场人生危机。一味获取好成绩,求学如升级打怪,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这场教育的危机其实是对心灵世界的一次诘问,人的位置在哪里?关于一个人的想象还能呈现什么样的形态?

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恰是作者姚鄂梅的写作动机:“这是三个妈妈与三个孩子的故事,三个最称职的妈妈,三个最美好的孩子,他们正处在儿童之后、少年未满的年纪,头顶冒着热汗,目光纯净又执拗,他们有着少年的个头,目光和谈吐俨然还是小孩,偏偏那两年对他们来说,又是多事之秋,他们褪下童装,合体的少年衣服却还没有找到,他们小学毕业,面临初中分流,却在完全不懂选择的年纪,被推向人生第一个岔路口,这时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懵懵懂懂不明所以,他们只是家长伸出去的手指,而家长,他们恰如自由的困兽。”

《少年前传》从当代教育生活微观现场出发,论及长成一个人所经历的道德冒险。正是在用“天真”面对“现实”的考验中,少年们的生命困境才能凸显出来。从这层意义而言,该书可以当做一份成长启示录来阅读,那些善良、正义、诚实等为人的品质,正是在一次次的道德困境的选择中得以清晰呈现的,而只有一次次地守护这些行动和选择,才能完成对人的塑造,对良好社会共识建立的推动。

近年来,《小别离》《小欢喜》《学爸》等教育类题材的影视层出不穷,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大众对于教育问题的普遍焦虑。作为一项时代议题,书写者对这问题的思考呈现了当代作家与同时代对话的能力,姚鄂梅以她一贯利落的书写回应了此项议题,呈现出教育这一议题在文学中的视角及向度。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