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修文频道

客源稳定有底气 扩容提质添活力——修文县旅居产业发展观察

  春在江南,夏在贵州,秋在西北,冬到三亚……当下,“候鸟式”康养旅居正成为“银发经济”新时尚。修文县因生态良好、气候凉爽,旅居产业起步较早,已积累一大批固定客源,成为很多“候鸟”的固定栖息地。8月中旬,记者在修文县避暑旅居热门村寨岩鹰山村、大木村、折溪村、石林村、大兴村等地看到,一户户整洁的农家小院前停放着三五辆甚至十几辆渝、川、鄂、粤等牌照的车。曾经一个个因村民外出务工而“空壳”的村子,现在人气很旺,农家乐不断涌现,很多村民正吃上“旅游饭”。

  从市场需求、村民自发到政府引导,从经济实惠到追求品质,修文县正积极抢抓“爽爽贵阳”推动避暑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探索构建立体化、多样化、多梯次的旅居产品体系。

  随着大量避暑游客的到来,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徐其飞 摄

  打造“候鸟”固定栖息地

  来自重庆的退休老教师老杨一直想找个地方旅居避暑。“以前旅居,大家都想到的是去三亚过冬,但实际上,夏季避暑的需求同样很高。冷了,可以多穿点衣服,太热真的没办法。”老杨说。经其他“候鸟”旅居客人介绍,老杨来到修文县小箐镇岩鹰山村,租住村民的房子,开启夏季栖息修文的旅居生活。

  老杨来修文避暑已10年,他是看着修文县的避暑旅居产业越做越火的。当年仅仅是老杨和几个朋友结伴过来避暑,现在每年夏天岩鹰山村的避暑旅居客人已超过300人。

  岩鹰山村的刘志英夫妇原本在外务工,看到旅居的客人越来越多,觉得发展前景不错,2014年便回乡做起农家乐,生意一年比一年火,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今天,他们家的民宿庭院不仅敞亮干净,还配套了花池、花园,接待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前几年,受疫情影响,稍微差一些,今年6月初就订满了,很多老熟人打电话来都订不到了。”刘志英说。

  随着旅居客人越来越多,修文县从政府层面进行引导,推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早在几年前,修文县便进行规划引导,在阳明洞街道幸福村、六屯镇大木村、小箐镇岩鹰山村、大石布依族乡石林村、谷堡镇折溪村等地大力布局特色精品民宿群,做大做强避暑经济。

  目前,修文县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有25个村寨、104家民宿从事乡村旅居经营活动,有星级农家乐及标准级民宿53家,可统计的精品民宿床位达2800张以上。今年,随着避暑旅居客人越来越多,“心学修文”已经成为很多“候鸟”的夏季避暑固定栖息地,拥有十分稳定的避暑旅居客源。

  多举措突出特色文化体验

  “刚起步时,主打的是经济实惠。这几年,来的客人对旅居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像大木村,最初的旅居客人主要来源于重庆,现在,北京、上海、三亚、深圳的客人也不少,推动旅居服务提质升级已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大木村党支部书记李福贵说。

  扩容和提质是推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如何扩容?曾当过村干部也开过民宿的付先锐表示,农村自建房有严格的政策要求,每家农户的房子容量是十分有限的。扩容,提升接待能力,对于普通村民来说不太现实。他表示,可以从发展村集体经济出发,以村集体名义建设,或可打破这一桎梏。

  如何提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修文县民宿提质升级的路径一般有三条:一是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打造精品民宿;二是村民在经营过程中有了收益后进行完善;三是以村集体经济的名义,通过引入资本,提供高端服务。如大木村通过引入资本,修建高端酒店、会议中心等,与普通民宿形成差异化、互补性发展。

  站在全县的层面上,修文县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突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推动“爽爽贵阳”城市IP提升打造中,持续擦亮“龙场悟道”“红色革命”“民风民俗”三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深挖文化资源,根据各村镇的特点,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如在大木村举办六月六布依风情节、在石林村举行乡村篮球赛等,用“热活动”撬动“凉资源”,让旅居客人不仅能够享受良好生态和凉爽气候,还能够体验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族文化。

  从满足基本的食宿需求到突出特色文化体验,修文县发展旅居产业正渐入佳境。

  构建立体化供给体系

  “有的客人避暑,主要是来乘凉的;有的则是来享受生活、体验文化的。”大兴村的民宿老板雷招德说。“像我们这边,目前提供的还是普通的避暑旅居服务,每人每个月的收费,包吃包住也就1500元。但像大木村、折溪村,每月都超过3000元。”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修文县正在打造“三类民宿”,立体化服务体系初步显现。

  第一类是文化特色民宿“引居”。修文县围绕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阳明文化,打造以“悟道研学游”“红色文化游”为主题的文化特色旅居集群。目前,已打造出文化特色民宿2处,今年吸引游客两万余人,其中,大木村已成“网红村”。

  第二类是经济实惠民宿“留居”。通过标准化改造、市场化运作,盘活闲置资产,挖掘“避世村寨”资源,在折溪村、岩鹰山村等地打造以“农旅体验游”为主题的避暑经济实惠型旅居集群。目前,全县常住经济型旅居客超过3000人,每月每人消费约2800元。

  第三类是景区集群民宿“游居”。特点是品质高、费用高、住期短。围绕桃源河旅游度假区、苏格兰牧场等高品质景点,打造以六屯、久长“生态亲子游”“休闲度假游”为主的高端民宿旅居集群。目前,景区集群民宿旅居15000人,助农增收500万元。

  推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差异化、互补性的康养旅居供给体系是持续发力的方向,修文县将以资源盘活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品质为保障,推动农文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谱写“爽爽贵阳·旅居生活”的修文美好篇章。

  修文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修文县将立足“特色化”、聚焦“多元化”、突出“人性化”、致力“品牌化”,做强旅居产业,让客人更有体验感、满足感、归属感、仪式感。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潘朝选

  记者手记

  发展旅居产业要充分考虑“银发群体”的特殊性

  当前,康养旅居产业正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前不久,贵阳贵安从市级层面把推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措施,制定推进计划,让我们看到了“爽爽贵阳”抢抓避暑旅居机遇的速度和力度。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康养旅居应不止于食宿等问题,还需要更多关注“银发群体”的特殊性,做好相应保障服务。

  康养旅居群体多为老年人,有较大的健康隐患,尤其是可能突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很多“候鸟”栖息的村子远离县城,距离医院可能有几十公里甚至更远,如何做好相关应急预案、保障旅居群体安全,需要充分考虑。民宿老板大多是普通村民,服务能力有限,或可从村、镇、县乃至全市层面进行思考和设计,统一配套,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同时,在旅居“候鸟”中,不乏一些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并且旅居时间较长,如果在旅居过程中发生意外,如何平衡旅居客人和民宿老板的权益,亦是比较现实的问题。有民宿老板说,他们曾与年纪比较大、身体比较差的客人约定,如果旅居过程中有什么“三长两短”,责任自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村民在接待过程中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顾虑或隐患。

  此外,什么样的房间、床位、楼层和生活相关配套更合适“银发群体”,也值得细致思考。只有尽可能保障“银发群体”的权益、规避民宿经营者的风险,才能让旅居“候鸟”在栖息地享受更加惬意的生活,让村民通过做好旅居服务增收创富,过上更好的日子。

编辑:李华莹

统筹:胡家欢

编审: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