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新闻频道 > 地州新闻 > 黔西南州新闻资讯

黔西南堵嘎村小小“马鞭杆”海外闯市场

“我们将‘马鞭杆’进行加工,做成外国人用的刀叉把、筷子、手提包配件、茶盏等工艺品,出口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外市场,畅销得很!”近日,在位于普安县楼下镇的贵州竹鉴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负责人张恩硕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产品及市场。

张恩硕口中的“马鞭杆”,是一种悬挂在地坎上的竹根,俗称“吊根”,像竹笋一样应季生长,属可再生资源。因过去老百姓常用来赶马,故而得名。

“小小‘马鞭杆’,在过去只有赶马的作用。现在用它做出来的工艺品远销海外。”张恩硕指着堆放整齐的刀叉把说,比如这一款,客户一个月就需30万支。“我在浙江一家五金厂打工时,看到有工厂专门做这个产品。联想到家乡拥有上万亩竹海资源,我觉得可以有一番作为。”张恩硕说,于是他离开五金厂,到竹艺厂边工作边学习。直到去年,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与资源,张恩硕回乡办厂。

记者走进生产车间看到,不同工序被安排在不同车间,每道工序均由专人负责,下料、打磨、煮白、折弯……工人各自在岗位上有序忙碌。

“烤枪要离近一点,用火焰的绿焰部分去烤。”在烤色车间,张恩硕手把手向工人传授经验,黄焰烤出来的产品是黑色的,绿焰烤出来的则是金黄色的,金黄色产品最受欢迎。“目前厂里正式入职的工人有22人,还有23人在培训期,等他们掌握一定技术后再聘用。”

“我们给工人提供吃住,实行计件工资,手脚麻利的一天能拿200多元,慢一点的一天拿100多元。”张恩硕说,已入职的22名工人,根据岗位不同,工资高的每月可拿8000余元,低的也有4000元左右。截至目前,公司已发放工人工资40余万元。

据介绍,2022年4月至10月,公司收购了50多万元的竹根原材料,将竹根晾干后,工厂10月开始动工,他们边培训边招人,截至今年6月底,共培训4000多人,最后留下40多人。

“因为在家的年轻劳动力少,前来参加培训或报名入职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他们干活不灵便,产品报废率达80%以上。”张恩硕的合伙人岑金芳说,6月出完第一批货,仅收回10余万元。

面对入不敷出的情况,张恩硕并没有担忧,而是继续和朋友加大投资开办分厂。“客户让我们每个月供给30万支刀叉,但我们产能太低,只供得上10万支左右。但只要客户需求持续,我们就想方设法去满足。”张恩硕说,“之前在这里一起干的员工任金毕,他的技术非常成熟,我鼓励他到隔壁的补鲁嘎村开分厂。而另一个朋友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人和村开的分厂也已开业。”张恩硕说,接下来,三个厂将抱团为客户供货,相信产能问题会迎刃而解。

编辑:李奕璇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