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新闻频道 > 地州新闻 > 六盘水市新闻资讯

六盘水这一村两组“文”“武”双全

水城区新街乡新街村的梁子、杨家寨两个相邻的村民组,分别只有区区几十户人家,其中,梁子组2008年以来共考取28个本科大学生,杨家寨组迄今已有28人参军入伍,两个组一文一武比翼齐飞。

走进新街村梁子、杨家寨组,两个寨子四周群山环抱,植被茂密,空气清爽,靓丽的民居点缀在山间绿荫丛中,波光粼粼的万营水库像明镜一样置放在村寨前面,整个地理环境颇有钟灵毓秀之感。

“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

梁子组现有农户60户230余人,2008年以前,该组从未有人考取过大中专学校,但自2008年寨子出了第一个大学本科生后,历年高考“中举”者未曾中断。今年该组学子顾成拄参加高考,理科成绩634分,已被“211”系列院校——西南交大录取,成了今年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从2008年至今,梁子组共考取28个大学本科生,其中1人还是研究生毕业。”新街村支书顾泽启高兴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梁子组村民王瑞江、顾泽平两家各三个孩子都考取了大学,现已毕业参加工作或自主创业,成为了全村人的骄傲和榜样。

“莘莘学子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有的接父母进城居住赡养,有的资助家庭建设,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反哺报恩。”顾泽启表示。

顾泽启分析认为,梁子组近年来考取大学的学子越来越多,与村民家庭条件好转和重视子女文化教育观念分不开。此前农村条件差,许多人家无力供子女上学,大多数家庭最多供子女就近读完初中就完事。近年来,许多村民外出务工,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开始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加之近年来国家政策好,大家都竭力支持子女读书参加高考。

一家见一家出了大学生,家家竭力苦扶子女读书;一个见一个考取大学,个个学子拼命苦读。有的人家即使父母在外务工,也要把孩子带到打工的城市接受教育……就这样,一个带动一个,一家带动一家,梁子组形成了争先恐后求学的良好教育风气,考取大学的学子不断涌现。

刚被西南交大录取的顾成拄,其父母十四五年前到浙江务工时,就将他一并带到当地进幼儿园,边打工边供他读书。“无论干什么职业都得有知识,就算是务农也需科学种田。”顾成拄父亲顾泽冉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我们在外务工后才感受到缺少知识文化的痛苦,所以不管再苦再累,也要尽到作为父母的义务,好好扶持孩子读书,不能让他们重蹈我们的覆辙。”

“保家卫国 匹夫有责!”

杨家寨组现有农户49户280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有1人从军开始,至今先后共有28人参军入伍,如今尚在部队服役的还有6人。

据了解,杨家寨组上世纪四十年代走进军营的第一人叫顾文明,抗战期间曾在云南当游击队员,新中国成立后复原工作,退休后于1997年去世。

之后是1952年参军入伍的陈少忠和杨乾坤,其中陈少忠参加西藏剿匪时牺牲,被追认为烈士;杨乾坤从成都军区转业后在四川简阳安家,近年已故。

据了解,在杨家寨组,有不少家庭称得上“军人世家”。陈少忠五兄弟就有三人参军,老三陈少忠参加西藏剿匪牺牲后,老五陈兴亮、老六陈少全相继接过三哥的“枪杆子”,其中陈兴亮1956年参军,服役五年后复原,在当时水城县杨梅区邮政所工作;陈少全1959年参军,1963复原回乡务农。

顾文明复原安置后,膝下三个儿子顾仕各、顾仕达、顾仕好也相继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奔赴军营。其中,顾仕各1980年到内蒙古参军,1992年转业,现已退休;顾仕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原后在家创业,其子顾泽鑫也参军快2年,如今尚在部队服役;顾仕好1992年当兵,1997年转业,2011年考取驻村警务助理,现在水城区公安局新街派出所工作,其儿子顾尹近期又积极报名应征。

“保家卫国, 匹夫有责!儿子今年刚从贵州财大毕业,我就鼓励他报名应征,到部队锻炼。”顾仕好说:“部队是个锻炼人的大熔炉,我就是从这个大熔炉熔炼出来的,现孩子已经完成体检,希望他在部队好好锻炼,报效国家。”

如今,在新街村,“崇文”“尚武”的人越来越多,带动了全乡百姓转变思想、遵纪守法、睦邻友好,从而引领乡风文明,构建和谐村庄,助推乡村振兴。

“近20年来,我们村梁子、杨家寨两个村民组很少发生村民纠纷,没有任何人因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当地社会和谐稳定。”采访结束时,顾泽启欣慰地说。

编辑:李奕璇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