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新闻频道 > 地州新闻 > 铜仁市新闻资讯

碧江:生态颜值高 发展动力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碧江区作为铜仁的主城区之一,碧水锦江穿城而过,沿江两岸峰峦叠翠,构成一幅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旅相融的绵帛妙境。

  绿色颜值出众,“金色”动力十足。碧江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全力护山护水,加快绿色转型,做强绿色经济,在绿水青山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护山护水浓墨精绘绿色底蕴

  清晨,碧江区三江公园宽阔的江面上,两位身穿橘黄马甲的环卫工人,驾一叶小舟,用长杆网套打捞江面上的漂浮物。

  “全国龙舟赛即将举行,江面江岸活动频繁,因此我们及时增派环卫力量,全力护好一江碧水。”碧江区城管局河道打捞队负责人韩平说。

  江面碧波荡漾,两岸杨柳依依,沿江步道到处是观光赏景的市民游客。环卫工卢银平已经从事沿江步道保洁8年,每天早上6点准时到点开展保洁工作,在她负责的区域,地面洁净,栏杆、垃圾箱也擦得铮亮透明。

  曾经的锦江河,并非如人们眼前所看到的天然美丽多姿。“污水排放,随处看到漂浮物,两岸到处杂草木。”年近50岁的碧江市民刘斌这样描述多年前的锦江情景。

  近年来,碧江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重点聚焦源头防治、环境监管、项目谋划,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该区严格按照生态环保工作要求,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执行长江流域锦江河十年禁渔令、《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全面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鹭鹭岩、天生桥及5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抓好水源地环境隐患排查及专项整治。

  据介绍,2018年以来该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地表水水质和出境断面(漾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坝黄水厂被水利部评为“2020年度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2020年以来,碧江区完成河道综合治理60.52公里,完成投资22.45亿元,项目完成后保护人口8.12万人,保护田土1.84万亩。

  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设立区乡村三级河长,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坚持市区联动、政企互动,开展拉网式、全方位污水管网大排查,实施城区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加大重点地段排污口整治,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新建、改造市政污水收集管网179.79公里,补齐城中村及城郊接合部污水管网35.7公里,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显著提高。

  此外,碧江区聚焦环境监管,严格环保执法,持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聚焦项目谋划,2022年共谋划并入库污染防治项目10个,项目涉及大气、水、农环、土壤等类别污染防治项目,入库项目总资金8515.65万元。谋划2023年入库项目3个,谋划生态环保发展基金项目4个,拟申报资金1.7亿元。该区还积极谋划申报系列新能源项目,涉及新能源充换电站、风电光伏项目等,为绿色碧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转化优势 良好生态驱动绿色经济

  6月11日,碧江区瓦屋乡丁家溪村种植杉木树的大户刘洪喜,望着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杉木树乐滋滋说:“国家的政策好,让我们不用走出大山,也能增收致富。”

  昔日丁家溪村的山林多数是灌木林,杉木树寥寥无几,产生不了任何经济效益,村民们自主造林的意愿不高。

  2007年集体林权改革后,往年靠跑运输车为生的刘洪喜,第一时间拿出自己全部积蓄,购买20多万株杉树苗,全部种在了自家责任山的1000亩荒山上。

  看到刘洪喜自主造林,村民也纷纷加入自主造林的行列。为此,该区还制定造林补贴政策,将补贴标准从200元/亩提高到300元/亩,引导群众自主造林,目前瓦屋乡自主造林面积已达到5000余亩。

  转眼15年过去了,小苗长成了大材。刘洪喜在政府帮助下顺利拿到了第一张1000方采伐证,按照现市场价格每立方米650元计算,他可获得65万元收入。

  作为碧江区林业大乡的瓦屋乡,近年来有效利用山高坡陡耕地少的山地环境,推广造林补贴试点,采取“先植后补”的造林模式,破解了林业生态建设难题。

  据介绍,该区还建立了区乡两级森林管护机构,年聘生态护林员680人,年管护森林面积6.2万公顷。目前,该区有国家级森林村寨1个、省级森林村寨52个,省级森林乡镇10个、省级森林人家112户。森林覆盖率达68.21%,村庄绿化覆盖率达52.9%。

  此外,碧江积极深化林改,盘活森林资源;采伐指标阳光分配,采伐管理从严从简,采伐作业自主管理,不仅激活了林农的自主经营权、激发了林农的造林积极性,还成功走上了一条林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三资转换”发展新路,激活了绿色资源的市场配置。

  绿色发展,让青山增绿生金,也让绿水添彩长银。浙江农夫山泉有限公司在碧江区建设年产33万吨饮用天然水生产线项目,该企业建设十多公里长的供水管道,采自六龙山麓的优质山泉水进行检测、灌装、装箱,然后发往世界各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引得同德药业、好彩头等全国知名企业纷纷入驻碧江,优质的水资源为落户企业源源不断注入同行业间不可多得的优势,其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宜居宜游 治山理水成就绿色家园

  连日来,碧江区大明边城龙舟基地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吆喝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碧绿的江面成为欢乐的海洋。

  沿江两岸,人潮涌动,有碧江本地的市民,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龙舟爱好者前来观看,各路商家纷纷在沿江两岸摆摊设点,龙舟赛事未开已赚足人气和商气。

  “游客多了,一天卖凉皮、凉粉也有个七八百元收入。”当地群众刘芳熟练地给客人拌和美食,自龙舟下水训练以来,她及时预订了一个沿江摊位做起了生意。

  碧江有“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美称,曾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次全国性龙舟大赛。如今,碧江区各乡镇街道和邻水村寨,自发地组织龙舟队积极比赛,全市百姓更是“倾城围观”“万头攒动”,形成了“画船齐逐万人看”的壮观场面。

  据了解,2023年中国龙舟公开赛(贵州·铜仁·碧江站)于6月下旬举行。这是2008年以来,继碧江区陆续举办了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华龙舟大赛和中国传统龙舟大赛等之后,第13次承接大型龙舟赛事。

  碧水锦江,龙舟腾跃。龙舟赛激活了锦江水,更拉动了文旅产业快速复苏和发展。除此之外,该区还依托独有的生态资源,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碧江瓦屋乡河道两岸的万亩油菜花季节,引各地游人络绎不绝,瓦屋乡的美丽乡村已然成为远近游客的打卡胜地,乡村旅游迸发生机。

  云场坪镇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迅速打造了樱花、樱桃、荷花等集观赏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新业态,成为市民近郊游、生态游、体验游的最美花园。

  碧波浮玉几半岛,人文荟萃城中央。铜仁古城无疑是碧江旅游最为耀眼明珠。走进其间,能深深感受铜仁600年文化历史的厚重底蕴,感受到一座古城在新时代中迸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与梵净山遥相呼应的旅游“双核”之一。

  据介绍,近年来碧江发挥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强化保障,在驱动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构建文旅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产业发展“一盘棋”的格局,全力书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醉”美篇章。

  不仅如此,碧江区还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坚持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努力建山水园林城市,打造安居乐业福地,构筑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美丽新家园。

  绿色颜值变“金色”动能。碧江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的动能,真正把绿色颜值变成了“金色”价值,为高质量谱写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新篇章作出了应有贡献。

编辑:徐倩

统筹:吴亚鹏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