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阳市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增添了动能,贵阳市“智慧城管”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式的人工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转变。
在推动城市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少不了一批运用专业知识搭建“信息化桥梁”的信息联络员,毕业于贵州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方嫔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入职贵阳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一年多以来,方嫔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配合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梳理整合各行业日常业务工作流程以及信息化需求,思考如何让业务需求通过信息化技术在平台上付诸实践,并加强同相关单位的协调沟通,再根据反馈,不断优化完善程序。
例如,“智慧城管”平台在展示垃圾分类场景时,是围绕垃圾分类“五个环节”全过程监测进行的。但在最初的版本里,“五个环节”完全独立,不能很好展示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于是,方嫔与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后,现在可以实时监测垃圾分类整体运行状况和具体运转动态,如其他垃圾清运车从小区出来后,可以在地图上一直看见其运行轨迹,直至该清运车进入垃圾处置终端。
“我们还做了全市‘门前三包’管理基础数据和动态监管数据,可掌握‘门前三包’经营户、餐厨户的分布情况及证照基本信息。”方嫔说,这样一来,便于管理执法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扫描“门前三包”二维码关联到商户的基础信息,开展相应的检查、执法工作,实现精准化管理。
此外,方嫔还要清楚综合行政执法系统与其他市直部门工作职责的交叉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向负责平台搭建的技术人员交流有关设想,最终让设想成为平台上一个个实用的功能。
以“门前三包”管理为例,方嫔发现有的执法项目是与其他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的。于是,她专门去相关职能部门的官方微信上查阅简报信息,整理后向技术人员反馈,建议将其他职能部门对“门前三包”管理工作的动态、数据等信息融入“智慧城管”平台,这样在后续的日常检查中,能够为部门联动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城市的发展瞬息万变,对城市的管理也要应势而为。方嫔表示,她将不断学习,及时捕捉城市的动态,与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努力让“智慧城管”平台成为维护城市高效运转的智能管家。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文 周永/图
编辑:刘麒钰
统筹:汪序安
编审: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