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系列报道(一):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发布时间:2021-11-01 08:12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贵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正全力推进实施“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两场”,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三改”工作。

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贵阳市街头巷尾正发生着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新变化,城市配套日益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农贸市场提质升级

小菜场造福大民生

环境整洁明亮、过道宽敞干净、功能分区清晰、配套设施完善……10月27日,走进位于乌当区的心怡农贸市场,干净的地面、整齐有序的摊位、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的农贸市场环境太好了,跟以前完全是两种感觉。以前环境较脏乱,现在感觉在逛超市一样,市场不仅整洁清爽,地面也没有污水了,看着干净、卫生,我购物的心情也更加舒畅。”居民刘晓霞说。

据了解,心怡农贸市场改造面积近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69万元。改造后新划分鲜肉类、蔬菜类、水产类、杂货类、熟食类、水果类等10余个类别101个摊位。为方便管理,市场内还配置了全覆盖的电子监控系统、农药残留检测系统、智能电子秤等智能化管理系统,彻底改变了原来农贸市场“脏、乱、差”的旧面貌,使农贸市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小小菜篮子,关乎千万家。在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过程中,乌当区积极补齐买菜难短板,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菜篮子”,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提升工作中,乌当区根据《贵阳市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全区三年改造任务为4个,2021年改造2个,改造总面积约5819平方米,总投资约486万元。目前,2个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已全面完成并复市营业,有效解决了农贸市场基础设施陈旧简陋、配套功能不健全、市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广受居民群众好评。

同时,乌当区大力实施惠民生鲜超市巩固提升行动,乌当区商务局联合市惠民民生农副产品经营有限公司对乌当区9家惠民生鲜超市的网点布局进行调整;加快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着力推进便利店“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今年以来,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完成36家,预计11月完成全年40家的新建改建任务。

目前,乌当区主城区已经形成6个农贸市场+9个惠民生鲜超市+30余个大中小型超市及社区菜店的多层次、多业态生鲜零售市场体系,生鲜市场总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以上,平均每2.2平方千米就有1个惠民生鲜超市、农贸市场或大型连锁超市,每平方千米就有至少1个生鲜零售实体店,基本满足了辖区居民买菜便利的需求。

“接下来,乌当区将加快商圈建设,逐步完善城区的商业综合配套供给能力;加强农贸市场、惠民生鲜超市、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实现惠民、便民目标;按需配备‘智慧微菜场’,实现社区居民‘最后50米’的便捷购物。”乌当区商务局局长宋麒说。

建设公共停车场

缓解市民停车难

10月25日,云岩区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举行。看到这个盼望已久的项目开工,附近居民直呼“幸福来得太突然”。

“我们周边的小区停车很不方便,每天下班到家很难找到停车位,要不停兜圈子碰运气。现在这里要修停车场,以后再也不用为停车而担忧了,我为这个便民措施点赞。”家住沙河街105号的龙登华看着停车场开工,竖起了大拇指。

沙河街公共停车场由贵阳智慧停车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54913.8万元,总建筑面积30700.39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共建设停车位829个,其中,平面车位85个,机械车位744个。该项目500米步行半径内主要覆盖贵医附院门诊、急症及部分住院大楼以及老旧小区。

“项目建成后,将缓解贵医附院就医群众停车难,以及沙河巷、白鹦巷及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贵阳市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杰说。

沙河街公共停车场项目位于黔东生活圈,该生活圈位于老城区核心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农贸市场3个、就业服务窗口1个、养老服务设施3个、中小学4所、停车场7个,其他生鲜超市、健身房、游泳馆等设施齐全。结合发展需求及云岩区城市更新规划,该生活圈未来规划新增停车场4个。

刚刚结束的云岩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以15分钟生活圈为圆心划定城市更新单元,用三年左右基本覆盖建成区;突出“两场”,建造高品质标准化农贸市场和高效率停车场;强化“三改”,统筹推进城市“三改”和城中村、城郊接合部城镇化工作,以此升级城市形象、建设高品质城市更新功能核心区。

着力推进“三改”

提升群众“三感”

小区内部道路及绿化提升改造、屋顶防水改造、室外雨棚安装……10月27日,走进白云区泉湖街道辖区3117厂中航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的居民李华英,这段时间每天出门都要驻足看看。“真是一天变个样,房顶漏水、下水道堵塞都要给我们解决,外面还要修停车场和儿童活动场,环境肯定会更好。”李华英笑着说。

3117厂中航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位于金园路,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面积约9.02万平方米,涉及改造户数1332户,是白云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由于楼房使用时间长,近年来该小区出现了基础设施破损、墙面楼顶渗水、下水管网老化堵塞等情况。

为此,白云区回应群众呼声,将其纳入“三改”项目,并于今年7月下旬进场施工。“楼梯间强电线路整理41栋、新建雨水管4000余米、路缘石安装6000余米、停车场开挖换填3000平方米、路灯线管布设1400米……目前,该项目工程量累计完成50%以上。我们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现场施工。”白云区城市运营维护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唐云国说。

这只是白云区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云区着力提品质、补短板,累计改造棚户区11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127万平方米、背街小巷60条,新建社区公园55个,城乡面貌大幅改善。

白云区明确提出,将全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

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统筹枢纽站、首末站及停靠站点布局,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试点,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在15分钟步行范围之内,配齐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

全力推进停车场和农贸市场扩量提质。聚焦停车场布局建设、农贸市场扩量提质,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尽可能增加停车设施供需矛盾突出区域的车位供给,提高车位使用率;加强农贸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农贸市场环境,推动管理主体下沉,无门槛向菜农和市民开放。

全力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扎实推进金东、大山洞、鸡场、白沙关、刘庄等片区棚户区改造,确保到2023年完成棚户区改造1.17万户;系统推进中航标、朝晖花园等老旧小区改造,确保到2023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0.68万户;坚持“一街一策”,着力提升背街小巷改造质量和品质,确保到2023年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12条。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婧 樊荣

  编辑:高春春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事宜请致电:0851-8586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