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岁末年初的冬日早上,暖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云岩区杨惠村高寨(第三村民组)的房前院后。沐浴在冬日暖阳下的杨惠村高寨苗族同胞们身着盛装,吹着芦笙,跳着苗舞,喜气洋洋地迎接陆续到来的嘉宾们。村寨里,一面面设计新颖的文化墙展现出杨惠村深厚的苗族文化,与高寨村民们的一张张笑脸形成一幅和谐幸福的画面,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文旅产业新动能发展研讨会将在这里召开。
杨惠村位于贵阳老城区10公里,在金阳新区南面,距市行政中心6公里。杨惠村高寨(第三村民组)地处杨惠村西南方向,东侧与大凹村相邻,南接观山湖区金龙村及三铺村,西侧与观山湖二铺村相邻,北面紧邻龙湖揽境,云潭南路、贵黄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周边现有房企龙湖揽境项目,安居房、万科城,人大附小、十九中分校等项目,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到杨惠村高寨。为了今天的活动,我们做了精心的准备,杀猪、打粑粑、吹芦笙、跳苗舞,绣娘们还将为大家展示苗绣技艺,为的是让各位看到我们杨惠村高寨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感受我们高寨人的热情!”杨惠村余学彬书记站在寨门口热情地招呼着嘉宾,“再过两天就是2024年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农村“五治”显成效,高寨村民齐欢笑。
“自从政府开展农村五治以来,再也看不到四处横流的污水,大家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村民的意识都提高了。特别是绘制在村寨各处的文化艺术墙,将高寨小花苗的民族文化元素展现出来,更是让我们村焕发新的光彩,村子变漂亮了!”参加嘉宾接待舞蹈队的苗族村民王雨诗感叹道,“如今高寨迎来这么多嘉宾,我们也有面子接待了,跳起舞来也更加地自信了。”
行走在杨惠村高寨第三村民组,沿途道路整洁、村民的住所干净明亮,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据了解,今年以来,在贵阳市云岩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云岩区政协的督导下,杨惠街道办与村委会联手行动,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农村五治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文明工程、作风工程,有效推进杨惠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所、治风气等“五治”工作全面落实,同时将“五治”工作结合杨惠村高寨农文旅远景发展规划,提取了高寨小花苗民族文化元素,打造了高寨文化艺术墙,让高寨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高寨村民的幸福指数,也为杨惠村下一步发展农文旅产业奠定了基础条件。
苗族文化有特色,农文旅产业发展有前景。
“杨惠村高寨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贵阳周边较为完善的苗族文化传统村落。村内少数民族主要以苗族为主,参杂极少数侗族,彝族,民风淳朴。这里的苗族村民属于苗族支系中的小花苗,是苗族传统文化活化石,完整地保留了当地苗族同胞的祭祀与信仰、服装与刺绣、家庭与婚恋等传统习俗,2017年高寨‘二月场跳花节’成功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学彬兴致勃勃地为嘉宾们介绍着高寨的民族特色文化。
在芦笙队的热情的欢迎下,嘉宾们沿着整洁的村道来到活动主场地门前,等待在这里的苗家姑娘一边唱着动人的苗歌,一边为嘉宾们献上栏门酒:“我家住在杨惠村,客人来到我们村,感谢政府感谢党,三组变成小康村;我家住在高寨城,客人来到我欢迎,感谢政府感谢党,三组要变新农村。”
在苗家姑娘热情的引导下,进入主场地的嘉宾们加入了打糍粑的体验活动,热腾腾的糍粑最黏手,就像高寨村民待客一样热情。干净整洁的院落里一棵参天大树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这是一棵有400年树龄的枫香树,在它幼苗时期见证了高寨建寨。400年来,枫香树默默陪伴着高寨世代繁衍的村民,祖祖辈辈的高寨村民们在枫香树下劳动、娱乐、婚嫁、繁衍……”颇有点羞涩的志愿解说员罗兴妹给嘉宾们介绍道。听说村里要搞农文旅产业新动能发展研讨会,罗兴妹主动担当了活动解说员,向来宾们介绍:“相传古代贵阳地区小花苗苗王将主持了多年的小花苗重要节日‘二月场跳花节’传承给三个儿女,大儿子和二儿子各举办三年,嫁到高寨的三妹在第七年举办一次姊妹场。三妹将苗王送给自己的一棵枫香树苗栽在高寨的半山腰。经过了400年,枫香树长成了参天大树,七年一次的 ‘二月跳花场’成为高寨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来临,人们聚在枫香树下,祭祀、缅怀祖先、祈求五谷丰登,姑娘们表演节目,青年男女对唱山歌,热闹非凡。”
针尖绣出幸福花,高寨苗绣何其精彩。
古枫香树前,身着苗族盛装的图片展引发来宾们的关注。图片中的模特们全是高寨村苗族村民,他们身着自家缝制并刺绣的小花苗传统服饰,姿态各异、落落大方,展现出小花苗独特的服饰文化。
两天前,村委会发起号召,对高寨苗族服饰进行梳理拍照,一听说此事,村民们纷纷穿出自家最漂亮的苗族服饰来到古树前拍照。快80岁的唐国友老婆婆耳不聋眼不花,穿着自己在十几岁亲自刺绣的“围腰”,精神抖擞来到拍照现场,面对相机落落大方。
68岁的唐登芬老人身上穿着的是五辈人流传下来的苗族服饰,密密的针脚、精致的花纹展现了苗家人高超的刺绣技艺,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这套衣服有百年历史啦!今后还会传给我家媳妇”。唐登芬老人家的媳妇接着说:“我虽是汉族,但自从嫁到高寨唐家后,跟着婆婆学会了苗绣,我身上穿的苗族服饰就是我自己做的。高寨苗绣不能断代,我今后也要把这门技艺传给我的媳妇儿。”
28日这天,杨惠村高寨农文旅产业新动能发展研讨会上,将启动以“艺术赋能乡村,创新引领发展”为定位的“古树下美学研习社”项目,作为该项目的首秀——“绣娘研习所”苗绣文化展示活动,此时正吸引着来宾们驻足参观。只见绣娘们围在长桌边上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细细的绣针在指尖轻舞飞扬,彩色丝线游走自如,一针一线勾勒出流光溢彩的苗家幸福生活。
69岁的王玉书老人戴着老花镜,在一块蓝色绣片上认真绣着石榴花样:“石榴花代表多子多孙,我家有1个儿子3个姑娘,也是儿孙满堂啦!”老人说:“我12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刺绣了,如今我又把这门技艺传给我的女儿、媳妇、还有孙儿们,我们苗绣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绣娘彭学蓉说:“总书记说过,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对刺绣的坚持和传承。我希望我们的刺绣能成为旅游商品,为我们增加收入。”
据了解,高寨300余名少数民族中,掌握苗绣等传统技艺的有90余人,他们的先辈们将田地、房屋、道路、山水等绣在衣服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苗绣花样繁多起来,蝴蝶、金鱼、鸟、竹丫花、牵牛花、等图案让苗族服饰变得更加丰富,苗族服饰文化代表着苗族人民对伟大母爱、永恒、坚强勇敢、繁荣昌盛的歌颂,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依赖,对生命的无限探索。
“村里苗族村民至今传承着苗绣的手艺,但这样的手艺却养在深闺无人知。此次创办‘绣娘研习所’,就是要鼓励高寨苗族村民们将苗族服饰亮出来,鼓励绣娘们将苗绣技艺展示出来,让大众了解到高寨悠久的苗族文化和精湛的苗绣技艺。”余学彬说,“居于高寨的民族文化和现代人的审美,我们想将苗绣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以艺术赋能乡村,创新引领发展,将苗绣打造为杨惠村高寨农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产品,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艺术赋能乡村,高寨农文旅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体验了高寨的丰富浑厚的民族文化之后,嘉宾们在农文旅产业新动能发展研讨会上发言踊跃、气氛热烈。
贵州省北京商会执行会长许朝阳说:“没想到在杨惠村高寨能看到如此精湛的苗绣技艺。我觉得杨惠村高寨在开发苗绣产业和农文旅产业上很有优势,我们商会将进一步对杨惠村高寨深度考察,把高寨苗绣带到北京去,助推杨惠村文旅产业发展。”
“没想到就在咱们云岩区,竟然还有这么浓厚的苗族文化元素,以前真是养在深闺无人知啊!”贵州达达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秋圆感叹道:“杨惠村高寨距离贵阳市中心非常近,周边又有这么多小区和中小学校,优质的客源市场结合苗族文化底蕴,开展农文旅特色研学大有可为。”
“杨惠村是三马片区的中心地带,贵阳贵安的几何中心,随着各项设施的完备,杨惠村将成为投资的香饽饽。感谢各位为杨惠村高寨的农文旅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献智献力,诚邀社会各界来到杨惠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共创美好。我们街道办事处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擦亮贵人服务品牌,为企业、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推进杨惠高质量发展。”杨惠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修华说。
“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杨惠村高寨能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农文旅产业,激发杨惠村高寨村民内生动力,将杨惠村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老百姓们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将杨惠村高寨打造为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云岩区政协副主席周进表示。
通讯员 王玥嘉
编辑:张诚诚
统筹:黄秋月
编审: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