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金融通识课》:以通俗语言讲解金融的逻辑

金融是什么?很多人眼中的金融,大体上有两种面目:一是太过于高大上,因而是搞不懂的“谜”;一是太过于世俗化,因而是只唯利的“俗”。那么,金融的真实面目到底是怎样的?难道真的只是“用钱赚钱”的事情,没有道义价值吗?金融的社会意义在哪里呢?对一般人来说,又该怎么学好、用好金融呢?——这些都是陈志武教授《金融通识课》一书要回答的问题。

陈志武先生是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讲席教授与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从1986年去耶鲁大学读金融开始,他已经学习、研究、教学并从事金融行业30多年了,却一直遗憾于没有一本合适的金融学通识读物来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的全貌:大学里关于金融课程的书,尤其是 MBA 教材,都太侧重技术性,不谈及金融的社会价值,更不教你如何从金融视角去理解历史、分析文化的起源;一般经济学教材又对金融谈得太少。《金融通识课》即是陈志武教授的一次尝试,书中避免抽象的理论和数学模型,而以通俗语言讲解金融的逻辑。

我们知道,谈金融往往是避不开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和数学模型的,陈志武教授化繁为简,他认为,“金融的核心任务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跨期价值交换,让未来和今天的价值进行兑换”。比如:张三今天把 10万元借给李四用,同时李四承诺一年后归还本金并付利息 10%,这样,张三牺牲今天的钱以换得未来的收益,而李四要牺牲未来的收益,但今天可以先用上这 10 万元钱。同理,股票投资、基金、债券、保险等等,这些都是交易双方跨越不同时间点所做的价值交换。问题是:万一李四跑掉了怎么办?或者人不跑,但一年后李四有钱却不愿意还,或者干脆就没钱了,那该怎么办呢?

作者认为,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人类做了很多文化和社会组织创新,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跨期承诺的挑战,提升人与人之间跨期交换的安全度。书中以传统的“养子防老”为例做了阐述:儿子年幼时父母在其身上投资、供他读书,等儿子长大了必须为父母养老作为回报——父母跟儿子之间是在做跨期交换。为了保证跨期交换能顺利完成,儒家通过“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作为约束。可见,传统的“养子防老”就是一种金融安排。换言之,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实际上是因为金融市场缺失而产生的,是为了解决本来应该由金融解决的一些问题而来的。

传统文化的背后,其实含有丰富的金融逻辑。这也意味着,一旦金融市场发达了,许多传统文化内涵就需要改变。这就是金融学的社会意义。

在书中,陈志武教授依循历史的演化,以41万字的通俗语言,运用丰富的实际案例给读者补了一堂金融与社会关系的课,帮助读者快速梳理金融的逻辑:书的第一部分讨论没有金融的传统社会是如何通过文化和社会关系解决跨期价值交换的问题的,包括儒家“孔家店”的起源与发展、礼尚往来文化、迷信与保险的关系。第二部分谈论借贷市场,特别是借钱花的金融逻辑话题,梳理过去对借贷市场的误解。第三、第四部分围绕公司金融、商业模式的问题,既从公司管理者、创业者的角度,也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分析、评估各种投资机会。第五部分是关于投资理财的,介绍一些典型的投资类别,包括股市、房地产等。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有关银行的内容:银行的起源、经营和监管挑战,为什么金融危机容易发生,中央银行是干啥的,银行监管的逻辑又是什么,等等。

《金融通识课》一书中引用大量案例,基于历史视角来帮读者建立金融思维,以更经济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背后的运转逻辑,升级自己的认知模式。比如,书中谈到,过去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富有而不幸福,关键还是缺少金融通识,没有把控金融手段获取财产性收入。毕竟靠硬工资是很难实现财富自由的;以前,高中侧重数理化、大学偏重理工,那注定了中国经济只能靠投资驱动,经济结构必然以工业制造为重心,同时,品牌建设被看淡,服务创新被忽视,金融发展就更是乏力。在1970年代之前,美国的教育内容与经济结构也是如此。可是,随着美国经济从工业制造转向创新驱动、服务业占经济比重迈向80%,尤其是金融和医疗服务两者加在一起几乎占经济的半边江山,美国中学和大学教育也跟着转向通识:中学、大学注重通才,而研究生阶段才着力培育专才。教育内涵的调整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创新型中国经济更需要金融知识的普及……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