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新闻频道 > 本地社会

第十二届贵州人博会|吴江:营造高品质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生态

  “进一步解放人才,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本质都是解放生产力。”4月27日,在2024年贵州省“人才日”活动暨第十二届人才博览会的相关活动中,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吴江,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思想溯源和实践逻辑》为题,向参会人员分享自己的思考。

  吴江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才解放观,坚持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实践观,坚持循环互促、一体推进的系统观。单一的教育、单一的科技或单一的人才工作,都无法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三者的有机联动和共同发挥

  作用,重点是要处在一个彼此联结的逻辑循环之中。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前提是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人才现代化。

  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吴江

  在吴江看来,教育、科技、人才虽同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但三者有各自侧重,处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多维立体空间的不同极点,构成空间立体三角协同关系,彼此支撑又相互促进,其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

  如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吴江表示,三者一体化推进的实践逻辑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践目标。推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调整生产关系,要破解深化体制改革、构建协同机制、集聚战略力量、优化营创环境四个关键问题。

  在吴江看来,深化体制改革关键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陷入相应的循环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与企业创新主体的脱节。

  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要考虑不同区域的优势和定位,制定符合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地区之间的差异化人才发展政策、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和教育发展模式。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吴江表示,未来产业是全产业链,包括了技术、管理、营销、市场、设计、服务、政策、环境等所有环节,必然要求要建立与之适配的全创新链、全教育链和全人才链。面向未来产业发展,要构建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机制。

  为此,探索构建教育科技人才的自组织系统,使市场和社会都发挥作用,高校要走出去,人才要流动起来,教育科技人才有机贯通、深度融合、协同推进。

  在集聚战略力量方面,吴江认为,需要紧扣国家和地区发展新的战略布局,打造一支战略科技和战略人才力量,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育政策。

  吴江表示,教育优先发展的

  重心要落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上

  ,创新培养理念、体系和方式,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服务贵州发展需求

  ,

  支撑和保障地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自立自强的创新人才队伍。

  此外,布局科技创新载体,建立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服务产业升级的科研机构、专业实验室和企业实验室,吸引集聚一批优势特色明显、梯次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和创新团队。强化激励措施,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相应的市场价值。

  吴江表示,要以营造高品质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生态为综合改革的落脚点,打造一个政府、市场、社会和创新主体多元协同治理的开放创新生态环境。

  尤其是,要切实解决教育、科技、人才各自为政,形不成“接力赛”,打不了“组合拳”的“一亩三分地”思维模式。突出教育的生产供给功能、人才的流通配置功能、科技和产业的消费需求功能,从创新的全链条上花大力气重构系统完整、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教育科技人才营创生态循环体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潘晓飞

  编辑罗秋红

  二审王雨

  三审岳振

编辑:李奕璇

统筹: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