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地球生命小史》:用宇宙维度看地球生命

“宇宙”的本意,是空间与空间的集合。古人称天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然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迄今能赋予浩渺时空以文明的,唯有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原本沧海一粟的地球因为生命的存在而拥有了文明史。亨利·吉《地球生命小史》,即是站在宇宙的维度,看待地球生命的可贵。

图片

地球诞生之初是一个火球般的熔岩场,之后冷却成为一个波涛汹涌的水世界,火山不断喷发,大气层不断发生化学变化,慢慢塑造出地球上的景观。在如此严峻酷烈的环境下,生命伺机而动,在冰与火的淬炼中,出现并壮大起来。最早的生命诞生于海底火山的热液喷口处,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命不断繁衍,经过数十亿年的复杂演化,它们长出脊椎,离开海洋,走向陆地,飞向天空。各种各样的物种兴起又灭亡,新的生命悄然登场。这是大自然的冰与火之歌。每一次地球抛出的挑战,都是下一次生命跃升的机遇。

《地球生命小史》以时间为轴线,从宇宙诞生讲起,介绍了地球的诞生和早期演化,生命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以及随后地球演化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包括大陆变迁历史和气候变迁历史,主要生物类群的起源、演化乃至灭绝,以及一系列生物大灭绝事件。可以说,这本书描述了一个恢宏壮观、波澜起伏的地球生命演化历史,这样的历史,是由一个个灭绝物种构成和书写的,尤其是那些见证了生物演化关键时期的重要灭绝物种,怪诞虫,水龙兽,小盗龙,渡渡鸟,尼安德特人……当然,也有一些物种经受住了历次灾难与动荡的考验,成为生命的活化石,至今仍与智人共生共存。

《地球生命小史》一书尤其突出了脊椎动物的演化历史,介绍了脊椎动物的一系列重要生物结构,像取食器官颌、陆地运动器官四肢、生殖结构羊膜卵和飞行器官翅膀,以及包括牙齿和听觉系统在内的哺乳动物各种特化的生物结构和器官,是如何演化的;也介绍了若干脊椎动物亚类群的演化历史,介绍它们如何从海洋登上陆地,又从陆生变为水生,如何从陆地飞上蓝天,又是如何回到地面的。《地球生命小史》尤其详细解读了我们人类这个物种的演化历史,展现了人类从非洲扩散到全球各个大陆,历经困难,最终统治这个星球的过程。

这些演化史上关键时期的重要物种,或是在今天看来既陌生又怪异的生命形式,千百年来被古生物学家们所发现、分析、研究和展现,同时也在作者令人回味的细节描述中复活了。具体说来,作者综合当今最新的科学研究和化石记录,围绕“围绕生命是如何被地质、气候和大气力量反复塑造,依靠微妙的平衡存在于地球上的?五次大灭绝之后,人类这一物种将在哪个世代、以何种姿态迎来灭绝呢?”两大问题,讲述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诞生、消亡与更迭,并畅想了未来十亿年的生命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凝练而又信息丰富的生命演化认知指南。

我们知道,地球生命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人类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种,会面临第六次灭绝吗?作者认为,首先要正视和评估人类的影响,因为人类的发展造成了物种的灭绝,且已然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但仍然有挽回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然觉醒,并试图通过分工合作应对挑战,用更少的资源走得更远;其次要面对“向死而生”的生命规律,作者说人类最终走向灭绝是大概率事件,但生命会以其他的形态,永远存在下去。

作者亨利·吉的写作,无疑与他本人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工作背景紧密相关。他在剑桥大学接受了世界一流的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学术训练,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了英国冰河时代牛科动物的演化。不过,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全职的古生物学者,而是于1987年入职《自然》杂志,但同时也成为一名兼职古生物学者,编辑和撰写了多部古生物学方向的著作,包括这本书。凭借在出版界的历练和对古生物学的深厚了解,他的写作兼具文字流畅、知识丰富和热点精准几个特点,深受公众的喜爱,他的这本《地球生命小史》也因此获得了2022年度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