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生态贵阳 > 公众参与

第35期“美丽贵阳·山水林城”——生态文明主题讲堂开讲

1月27日,第35期“美丽贵阳·山水林城”——生态文明主题讲堂在贵阳生态科普馆开讲。本期主题为“神奇的湿地:湿地作为‘地球之肾’,你知多少?”,由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张珍明主讲。现场40余名市民、大学生、中小学生以及线上7万余名观众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张珍明教授首先向线上线下观众科普了什么是湿地、湿地的功能和作用等知识。“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我们都称为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过渡的中间地带。其最明显的标志是有水,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水、植物、土壤三个特征来识别湿地。”张珍明教授介绍,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同时具有航运、旅游、科研等价值。

“由于过度开发利用、城市化进程加速、污染加剧等原因,湿地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讲座最后,张珍明教授还指明当下湿地面临的危机,以及破坏湿地的危害。他说,一旦湿地被破坏,将会导致水资源枯竭、气候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洪水风险增加等危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湿地,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讲座结束后,张珍明讲授还与现场的市民、大学生及中小学生等,到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开展土壤密度试验、森林样地基本信息调查等实践活动。

活动结束后,贵阳市第十九中学初二年级的周恺颀同学感慨:“涨知识了!”她说,参加此次活动,自己加深了对湿地的认识和保护湿地的重要性,“今后,我要加倍爱护环境,坚持绿色出行,不乱丢垃圾,不浪费水,保护我们的湿地”。

本期活动由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主办,贵阳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贵阳生态科普馆承办,贵州行走课堂旅行社有限公司、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协办。据了解,“美丽贵阳·山水林城”——生态文明主题讲堂于2021年3月启动,每个月月底最后一个周六上午于贵阳生态科普馆开展,旨在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把绿色生活的理念普及到家庭、学校、社区等,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绿色生态成果。

记者 黎荣/文

编辑:邓希容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