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甲秀评论 > 黔言速递 > 黔言速递

【甲秀评】还河于民让群众享有更多生态福祉

据报道,贵阳市贯城河复涌工程中的揭盖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随着河道上共计9段总长1210米的盖板陆续揭开,曾经掩藏于地下几十年的贯城河将逐步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还河于民,体现了贵阳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底气,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能够让市民群众享有更多生态福祉,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再添新魅力。

过去,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聚集,大量污水无序排入贯城河,水体一度污染严重,径流量越来越小,并且贯城河地势比较低洼,容易造成内涝,因而其80%的河段被加上盖板,从此成为一条不具备净化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的“死河”。如今,贯城河复涌工程的持续推进,让贯城河盖板被重新揭开,我们期待贯城河早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再现“小桥流水人家”。

还河于民,让市民群众享有更美生态环境。多年来,贵阳市积极探索再生水厂建设,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难题,也为河湖生态补水、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在南明河沿线分布的河滨、贵钢、太慈等再生水厂,所有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环节后变得清澈透明,作为生态补给水源源不断排入南明河,既实现了有效治污,又解决了景观补水问题。在位于贯城河流域的两座下沉式再生水厂投入使用后,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有利于改善贯城河水环境质量,加快恢复两岸自然生态。

还河于民,让市民群众享有更优生活环境。贯城河原名玉带河,从明朝开始,贵阳的城建与发展就紧紧围绕贯城河展开,时至今日,沿线存在很多“老破小”,周边配套不完善、空间利用率低、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断涌现。太平路改造提升城市更新项目以一河两地五桥五街为主要范围,从中华北路原来的喷水池大同街美食城口出发,围绕贯城河沿线对街巷进行改造,有利于提升沿线群众生活品质,让老旧街巷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拓展群众亲水空间,促进老城生态宜居,是一件深得民心、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我们要结合生态环境、商业价值和文化遗存等,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让重新梳妆打扮后的贯城河成为爽爽贵阳的靓丽名片。

张叶叶

编辑:何婕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