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红色记忆】镇西卫背粮

发布时间:2021-04-12 10:35   来源:清镇发布  

  我家住在清毕公路二十五公里处新发乡凤凰村的高石坎寨子,离镇西卫(即现在的卫城镇)二十华里,当时只有五户人家。一九三六年二月,红军二、六军团北上抗日,经过新发乡时,有一个负责侦察警戒的班来到我家,并带我们到镇西卫去分大户的浮财。当时我虽只有十三岁,但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回忆如下,以资纪念。

图片

  一九三五年上半年,传说朱、毛大军(即红军一方面军)要来打贵阳,国民党派人在我家附近的几个山头上修起了碉堡,并有中央军驻守,到丙子年(一九三六年)九月前后,又听说贺龙、肖克的红军要来,当地的中央军逃跑了,镇西卫的有钱人也疏散到乡下来。当时,由于国民党的宣传影响,加上我们没有见过红军,心里很害怕,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二月初的一天下半夜,突然在我们寨子附近响了几下枪声,我们全家老幼四个人都被惊醒起来,立即穿好衣服躲在茅屋里,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随时准备冲出去逃命。天刚昏昏亮,我出门去看动静,忽见离我家不远的公路上,有几个拿枪的人朝我家走来,我被吓得惊叫一声:“背枪的来了!”转身就往屋里跑。我父亲壮着胆子出门去探望,听见一个人喊他:“喂!老乡,不要怕,我们是红军,是打富济贫的红军,不要怕,出来嘛!”过了一会,我们才慢慢地从茅屋里走出来,这时小坡上又下来五、六个红军,他们服装很不整齐,每人手里都拿着枪,腰里挂着几个手榴弹,还有一挺机关枪。其中一个红军认真地问了我家和周围的一些情况,(他见我们)穿得很单簿,就和其他两个红军立即脱下了三件单衣送给我家,又拿出四块大洋给我父亲。我父亲不敢要,红军硬往我父亲手里塞,一边亲切地说:“老乡,不要怕,你家太苦了,先拿这点用上,再跟我们一起去镇西卫领点东西来。”并要我父亲把附近几家穷人喊在一起都到镇西卫去领东西。

图片

  告诉我们,这是他们昨天晚上烧的,说他们是红军的便衣侦察班。红军同我们一边走一边宣传,见了穷人就打招呼,因此跟我们上路的人越来越多了。吃早饭时,我们到达镇西卫,街上比赶场还要热闹。那三个红军把我们带到大地主郭西桥家门口,那儿堆着大堆衣服和盐,红军叫我们捡点东西回家去,我和父亲就捡了一块盐(约有六斤)和几件衣服继续向中街走去。看到街上几家大户的门口拥着一大群人,都有红军看守,一打听,才知道昨天晚上红军就占领了镇西卫,今天一大清早就把大户人家的衣服、粮食、盐等物资没收了,就在大户人家门口分类堆成几堆,每堆都有红军管理。红军一边向群众宣传,叫大家不要害怕,说这是地主老财的不义之财,穷人们随便拿点回家去度日子,同时,见人就发一块盐或其他物件。我们到十字街,见几个红军正在动员两个背煤卖的穷人,把煤倒下,装上大背米给他,又拿一件短棉衣和单衣放在背篓上叫他背回家去过日子。走了几处,我们看到领东西的人很多,胆子也大了,父亲借了个背篼去领了几十斤大米背起,才匆忙地往回走。一路上,老人们摆谈起来,非常激动,既感谢红军的好处,又害怕大户人家报复,只听张满公说:“怕?怕不起这么多,成干上万的人都领了,那龟儿些也整不倒这么多人!”

图片

  第二天,听说红军就在当天夜里打过鸭池河去了,红军虽然来去匆匆,但他们在镇西卫打土豪分浮财给穷人的革命事迹在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至今还在广为传颂。

  摘自《清镇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略有删节)

  编辑:胡家欢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