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11月26日9时30分,在南明区兰花都街道秀园社区“睦邻小筑”综合服务馆大厅内,早早坐满了老人,他们一边看着健康宣传片,一边等着体验志愿服务。72岁的周朝云说:“早上来免费泡个脚,再和老邻居们聊会天,中午还能在食堂点两个小碗菜,社区提供的服务太周到了。”
2024年,南明区兰花都街道结合“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指导秀园社区整合辖区公建配套用房资源,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睦邻小筑”综合服务馆,并于今年4月投用。秀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秋萍说:“我们这个‘睦邻小筑’为居民提供就餐、娱乐、学习、休闲、培训、创业等多种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服务,‘小社区’也能满足群众的‘大需求’。”
办公阵地嵌入居民“生活圈”
“以前来办个事盖个章就走了,现在这里成了我们休闲娱乐的第一选择,下下棋、看看书、跳跳舞,还有免费的电影看,我每天都要往这里来好几趟。”秀园社区居民梅女士说。
“以前的社区办公阵地只有400多平方米,虽然想提供更多服务,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对于居民茶余饭后的“需求”,陈秋萍坦言,首先就是要解决场地问题。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今年4月,秀园社区“乔迁新居”,新办公场所扩展到1400平方米,陈秋萍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好好利用场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南明区秀园社区工作人员在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
按照阵地利用最大化、服务群众最优化原则,秀园社区对党群服务中心各功能室进行规范化改造提升打造“睦邻小筑”,办公用地仅设服务窗口和办公室,面积也不足300平方米,不仅让居民在集中区域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也最大限度节约了场地。
“其他区域全部用于居民生活服务。”陈秋萍介绍,目前已打造社区食堂、户外休憩区、茶饮区、老年休闲活动区、农副产品展示区、直播宣传区、生活服务平台区、儿童游乐区、居民议事厅&舞蹈区、观影&会议多功能厅等区域,集老年游憩、青年创业、社区食堂、文化休闲、健康服务、法律咨询等于一体,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如今,秀园社区的“睦邻小筑”一改往日办公面积小、设施落后、邻里功能不足的短板,成为集公共服务、社区办公、党群教育和文娱活动于一体的开放式居民“生活圈”。
“一老一小”有了“新家园”
秀园社区作为兰花都街道人口最多的社区,超高层楼宇多、人口密度大,拥有5770余户超130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与12岁以下儿童有3500多人,社区里“一老一小”的服务供给关乎民生福祉。
“有3元的、5元的、15元的,荤菜、素菜多种选择,十几元就可以吃饱吃好。”秀园社区专职网格员刘艳指着食堂窗口的菜品说,“睦邻小筑”社区食堂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可同时容纳140人用餐。食堂还为老人及特殊群体提供惠民价和暖心服务,85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以选择免费营养午餐,四菜一汤、低油盐糖。截至目前,食堂已累计为群众提供平价就餐服务5000余人次,其中为8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就餐180余人次。
秀园社区整合辖区资源,在服务老年群体的同时,也为儿童举办阅读、绘画、运动等活动,暑假期间开放小剧院免费放映电影,联合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开展未成年人情绪疏导等主题活动,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刘艳介绍,截至目前,社区已开展政策宣讲、文艺演出、集中观影、健康义诊等活动50余场,面向未成年人举办各类活动20余次,吸引2600余人次参与,真正将“一老一小”优质服务融入社区基层治理中。
多元服务奏出“交响乐”
“这里还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学成后可以推荐就业,也可以自主创业。”秀园社区居民周美说,今年6月她在“睦邻小筑”打造的青年创客空间参加直播运营和视频剪辑培训,现在在家直播,已经成为一名“小网红”,每天的综合收入有上千元。
为打通广大青年特别是失业职工再就业服务的“最后一米”,秀园社区以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为目标,广泛收集就业岗位,并针对部分群众“待在家里没收入,外出务工顾不上老人、管不了孩子”等问题,依托青年创客空间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帮助感兴趣的待就业群体就近就便就业。陈秋萍介绍,目前,咖啡冲泡已培训30余人、直播运营已培训400余人。
不仅是就业创业培训服务,秀园社区依托党员先锋队、“兰助理”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设立党员示范岗3个、党员责任区8个,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活动;推出“兰助理”弹性办全时服务,为居民办理养老、医疗、育儿等各类应急事项21件;成立法律咨询、文艺服务等8支志愿服务队,在册志愿者667名,已开展60次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超1600小时。
陈秋萍说,“睦邻小筑”实现居民在“家门口”“楼底下”享受就近便捷服务,用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守护居民幸福,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的基层服务理念,使辖区居民切实感受到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发展成果。
秀园社区的案例只是南明区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走近群众身边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下一步,南明区将持续通过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让公共服务项目延伸覆盖到更多社区,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身边和“家门口”的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 李佳旭
编辑:周钰爽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