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经开区充分依托区域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探索校地合作模式,不断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近三年来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高新技术企业达180家,三年年均增长率达20%;实施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个;18个校企合作项目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
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承载体,三年来,贵阳经开区围绕产业需求大胆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不断拓宽校地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全力回答好“怎么创新”“谁来创新”“成果转化”三个关键问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愈发明显。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贵阳经开区将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努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回答好“怎么创新”的根本问题——
汇聚创新要素 建好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汇聚创新要素,建好创新生态,为新技术、新动能的涌现提供肥沃“土壤”,回答好“怎么创新”的问题。
然而,一个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涉及多方主体,单靠政府孤掌难鸣。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需求者和重要推动者,促进双方合作十分关键。
2022年以来,经开区积极与省内外高校开展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先后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高校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产业需求,依托高校资源,以改革破除旧模式、旧机制,从科技政策、创新平台、人才引育等方面,构建一个开放包容、要素齐全、活力十足的创新生态。
出台科技政策。经开区以“科创10条”等政策为牵引,引导企业与高校围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合作,让龙头企业技术攻关有了高校“智囊团”支持的同时,也激发了中小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
建好创新平台。经开区制定“技术创新平台提质增效行动工作方案”,与现行政策融合,引导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结合省、市科技部门对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方向的布局,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省级平台;联动高校与企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经开区布局建设各类平台。
引育科技人才。该区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培育行动,与高校合作,建设科技创业导师队伍、落实科技人才培育支持政策、支持以平台招引人才助就业,汇聚科技人才。引导校企共同培养应用型创造型研究人才,壮大技术人才队伍。
2024年,经开区6家企业与高校积极联合创建省级技术平台。截至目前,贵阳经开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累计达84个。
“通过建好平台载体,校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有了支撑,能够更高效地推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促进科技项目从理论转化为技术,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贵阳经开区科技和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陆志青说。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经开区结合产业实际,正加足马力,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机制改革,进一步破解难题、畅通机制、赋能发展。
解决好“谁来创新”的核心问题——
培育创新主体 壮大创新力量
在提供优渥“土壤”的基础上,经开区大力培育各类创新主体,解决好“谁来创新”的问题。
面上,部门联动培育科技企业。经开区各部门联动,定期对企业进行摸排,不断挖掘潜力企业,做好拟上规企业的梳理、上规入统企业的培育等工作,构建企业培育的高效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动态培育库,邀请专家对入库企业进行走访、辅导,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准备。
线上,提升企业培育数量质量。对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进行梳理、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与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两个“双提升”工程,整合各类主体培育政策,放大政策叠加效应。
点上,精准对接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共同开展“科技顾问”活动,为企业出具科技创新“处方单”,促进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技术资源精准匹配,推动校企共同实施科技项目,为企业技术攻关和经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在经开区的引导下,贵州贵材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创新需求,与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对接,共同开展创新合作,目前分别在技术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成效。
重机宇航材料工程(贵州)有限公司与高校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共同实施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快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其中,与贵州大学合作的1个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立项资金支持。
9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投入“0”的突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企业的创新发展。
创新主体除了内育,还要外引。经开区与贵州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经开区共建“贵州大学科技园加速器项目”。该公司将贵州大学科技园孵化的、符合经开区产业导向的优质企业(团队)推荐至经开区,经开区为企业提供场地、政策等支持。贵州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已推荐10余支团队到经开区,其中7个团队已成功注册企业。
目前,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8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有61家。拥有省级产教融合企业1家,贵阳贵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单位1家。今年以来,已有54家企业提交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
接下来,经开区将继续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着力健全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机制、全链条支持体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创新主体的能力和水平。
落实好“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
搭建融通平台 提升转化效能
科技成果要实现产业化,要打通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落实好“如何转化”的问题。
经开区围绕“两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逐步建立起产学研联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校地良性互动的合作运行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具体来看,经开区依托高校创新资源,抓好校地共建产业基地、孵化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积极发挥平台作用,推动高校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今年,经开区就与贵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打造贵州大学经开区(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目前正在开展人才引领·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
在首期装备制造业专场活动上,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各科研团队围绕“防腐耐磨涂层设计与制备”“激光制造技术与装备”等研究领域,从技术、应用、知识产权、转化前景等方面进行推介。经开区参会企业就某配件散热技术提升、3D技术工艺成熟性等内容,与贵州大学研究团队深入交流。
活动为政府、高校、企业搭建了一个互联互通、供需对接通道,既展示了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优质科研成果,也明晰了企业技术需求,促进了科技成果供需侧的精准对接。据初步统计,这场活动已帮助17家企业与贵州大学对接科技成果,突破技术瓶颈。
高效的转移转化通道,是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关键。今年,经开区与贵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建成果转化中心。贵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为经开区推荐符合产业导向的科技成果、优秀人才,经开区为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推荐企业,并提供落地场地及相应政策支持。
近三年来,经开区企业通过与贵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深入合作,成果不断涌现——
实施了“融合动态三维重建的航空叶片高精高效协同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等44个市级以上产业科技项目,可拉动企业研发投入超1亿元,为企业培养人才200余人。
实施了“超长聚氨酯发泡汽车内饰件成形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刺梨天麻酵素化果脯成果产业化及拓展开发应用与示范”等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个。
累计有“高温合金闪光焊环形件成形技术及工程化应用”“数据驱动的苗药生产过程质量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8个项目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
接下来,经开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经开区党工委的安排部署,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围绕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完善技术创新平台打造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机制、完善科技要素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改革工作。探索“科研院所+企业+市场”联动的技术成果转化新路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把实验室建在产业链上,把科研论文写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全力赋能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益豪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