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清镇市特别报道|清镇市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事业 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讲述一座城的过去,丰富一座城的现在,赋能一座城的未来。

近年来,清镇市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发源于观游村、鸭池河村等地的红色文化,深入挖掘“簪汪古歌”“四印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地开展“路边音乐会”、文艺巡演等全民共享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中国式现代化清镇实践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清镇市一场路边音乐会现场。

保护和传承

助传统文化绽放独特魅力

清镇市位于黔中腹地,地处苗岭山脉北坡、乌江中游鸭池河南岸,孕育发展出诸多传统文化。经过多年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地戏、瓜灯、四印苗绣、簪汪古歌等文化元素逐渐为大众知晓。

众所周知,清镇的名字是源于“威清卫”和“镇西卫”,各取一字即为清镇。现在,“威清卫”和“镇西卫”早已褪去军屯的外衣,但是因其而生的瓜灯、地戏等屯堡文化却在清镇源远流长。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三十万大军调北征南,在平定云南、贵州后设立“军屯”卫所,在清镇设立了“威清卫”,官兵多来自瓜灯风俗盛行的江浙一带,他们也带来了中秋玩瓜灯的习俗,传承至今。


清镇瓜灯。王学超 摄

各式各样的瓜灯,有的小如碗,有的大如鼓,玲珑剔透,独具匠心。中秋之夜,清镇的大街小巷,提着瓜灯的人成群结队,也有人将瓜灯挂在门前供路人观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清镇瓜灯节”这一独特民俗先后被列入贵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戏,俗称“跳神”“跳地戏”“跳米花神”等,是一种头戴木刻面具的民间戏剧。民乐村地戏集祭祀、操练、娱乐于一体,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主要内容为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表演时,演员面戴脸子(又称脸壳、面具),于额前、脸部蒙青纱演出,表现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

在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刘家寨地戏广场,经常上演精彩纷呈的地戏。只见领唱之人头戴面具、身穿长衫、腰系战裙、背插靠旗、手持刀枪、边歌边舞。一声绵长唱腔开腔,轻步曼舞如燕伏巢、疾步高跌又似鹊鸟夜惊,走位灵敏、动作娴熟、唱词雄厚……一锣一鼓伴奏,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为了把地戏传承好,民乐村群众自发成立了多支表演队伍。现在,地戏已成功进入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荣毕家绣花车间的智能化设备。许发顺 摄

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及其周边是四印苗主要聚居地,居住在这里的苗族群众在婚丧之时依然保留着穿本族服饰的传统。但是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现代生活方式和衣饰习惯的改变,懂得制作四印苗绣的人越来越少。为了让四印苗绣更好地传承下去,该乡小谷陇村的王荣毕成立四印苗盛装制作工坊,以制作四印苗绣服饰为业,努力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王荣毕长期的坚守没有白费,在源于四印苗绣的“四印”苗盛装制作和“苗族服饰”被列入贵阳市、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时,王荣毕成为代表性传承人。更让王荣毕高兴的是,在2023年9月的2024春夏米兰时装周上,中国服装品牌HUI携新作《苗印》全系列登上秀场,模特服装上的印章图案设计原型和灵感正是来自四印苗绣。“四印苗族的女孩子过去都是自己绣自己穿,现在还能卖到国外。这不仅是苗家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王荣毕聘请的村民在制作四印苗绣服饰。许发顺 摄

近年来,清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视野的,还有四印苗的另一文化瑰宝——苗族古歌(簪汪传)。苗族古歌(簪汪传)是一部苗族史诗,其内容丰富,涵盖人类起源、开天辟地、生产生活和战争迁徙等内容,是四印苗关于族群来历的心史记忆,对于研究四印苗的民族史、迁徙史、战争史具有重要价值。2021年,苗族古歌(簪汪传)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如今,清镇市正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地戏、瓜灯、四印苗绣、簪汪古歌等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群众、贴近群众、融入群众。同时,坚持守正创新,让这些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法宝。



清镇市一场路边音乐会现场。

丰富文化供给

促现代文化“繁花似锦”

在清镇市举办的“路边音乐会”上,市民既可以当观众静静聆听,也可以毛遂自荐尽情欢唱。

截至目前,清镇市已经举办了十七场“路边音乐会”,举办地点大多选择在“吃住行游购娱”都方便的时光贵州景区。不管是在贵阳市的文昌阁、筑城广场,还是青云路、甲秀楼,贵阳路边音乐会的举办地都是人气值的风向标,时光贵州景区无疑就是当下清镇市的人气高地之一。但在2021年,这里因经营不善门可罗雀,撤租率达40%,被列为我省闲置低效文旅项目。在景区自身实施精准的低效盘活方案、以及“路边音乐会”的加持后,该景区已顺利从我省闲置低效文旅项目名单中“销号”,被省文旅厅列为闲置低效项目中“第一批有重大进展的典型项目案例”。可以说,“路边音乐会”已经成为清镇市全民共享的高人气文化盛宴。

在清镇市的广大农村,现代文化同样有迹可循。在清镇市右二村,就有一位“乡村造梦人”王庆能,他正在做着以文化和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


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二村。彭克贵 摄

右二村坐落于红枫湖畔,曾因樱花和连片的蒙德里安色系建筑群而闻名,游人络绎不绝。曾是室内装饰设计师的王庆能扎根右二村后,投资建设了咖啡店、民宿、露营地、酒吧4个“蒙安”系列项目。在项目建设中,王庆能没有启用专业施工队,不管是桌椅制作、房屋装修,还是栽树种菜、景观打造,都由他和村民以“蚂蚁搬家”的方式逐步完成,用艺术的手法让村子保持“原汁原味”的气质:村民的闲置房屋变成咖啡馆;荒废的农场变身精品民宿;用树皮、木块、渔船、老茶馆的桌腿、木屋拆下的门窗等装饰露营地;石块、茅草、树根、竹筒等构成“野性”十足的艺术工作室。

更重要的是,从2023年开始,王庆能在右二村开办乡村绘画班,每周六上午9点至11点为村里的孩子授课。授课地点除了村委会会议室外,通常选在田间地头,因为他想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旷野,通过经常写生积累“画感”,感知丰富的色彩。王庆能不仅免费授课,还免费提供画笔、画纸、画板、颜料等画材,并利用咖啡馆的场地为孩子们举办作品展,期盼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村民丰富对艺术的认知。为农村孩子免费办画展。

此外,清镇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保障文化供给充足。启动“壹刻宝文化驿站”建设,累计建成7个“壹刻宝文化驿站”并投入使用,涵盖壹刻讲堂、壹刻视听、壹刻书屋、壹刻服务、壹刻生活、壹刻体育等功能,实现“15分钟生活圈”内“壹刻宝文化驿站”全覆盖。在云岭西路建成24小时无人值守的“文渊阅”智慧书房,累计为群众提供休息、阅读、购买等服务超过26000人次,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逐渐遍布全市,清镇市现代文化的发展正在呈现“繁花似锦”的态势。

厚植文化底蕴

让文化教育赋能未来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清镇市还开展多种形式有组织或自发的文化活动,全面加强和拓展文化教育。

最近,卫城“三老”笔耕不辍的故事在清镇市广为流传。有400年历史的卫城镇,自古为商贾云集、商贸繁荣之地,素有“小荆州”的美称,是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名镇。“卫城三老”是三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程家强、周光俊、莫之贵。


清镇市卫城镇坪寨村每年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耀家昌 摄

卫城“三老”在工作或躬耕之余,用文字记录着卫城的人杰地灵,抒发对家乡的一片赤诚。桑榆之时,他们笔耕不辍,投入文化传承、卫城镇志以及克乃、坪寨、蔡水等村志的写作中,立志为当代立心、为后世留痕、为发展赋能。他们还合作编撰了《卫城镇志》《卫城名镇志》等地方历史书籍。

卫城“三老”之所以笔耕不辍,既是因为热爱这片生长的土地,也是想身体力行为年轻人做好榜样。“如果一个村有一个写志书的年轻人,整个卫城镇就能培养20人的年轻队伍,有他们的加入和接力,才能续写家乡历史和可期的未来。”卫城“三老”之一的莫之贵说。

与此同时,清镇市坚持大力开展各类少年宫项目活动,努力为广大农村少年儿童搭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活动平台。麦格民中、麦格小学、流长小学等不断创新与实践,逐渐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少年宫活动项目和品牌,基本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些少年宫活动项目中,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培训,以及传统文化讲座、国学培训等特色课程。

接下来,清镇市还计划开展更多传统文化的体验式教学,在一次次动手制作、一场场参观体验、一项项调研实践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进青少年心田。并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创意、新平台开展文化教育,将文化教育融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中,引导青少年在亲近中热爱传统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在弘扬中勇担复兴使命,清镇未来的发展必定更加可期!

编辑:程晨

统筹:李红丽

编审: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