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初秋清晨,一唱一和的鸡鸣声,掀开了乌当区同创林下生态养殖基地的闹热一天。养鸡大户张荣伦走进掩映在林中的“野地食堂”,为活蹦乱跳的肉鸡添食加水。“林下自然放养的走地鸡状态好、肉质嫩,每斤价格15元,能比普通肉鸡高出两三元!”扶一把额上的斗笠,年过花甲的张荣伦笑着说。
就在今年8月,盛夏时节,贵阳市人大代表何丽娟和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融媒问政记者来到同创养殖基地,实地了解林下经济发展状况。“我向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提交的代表建议,正是着眼于支持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目的在于助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看着眼前成群结队溜达散步的数千只走地鸡,何丽娟表示,“林下掘金”四个字在此刻实现了具象化。
全心支持 生态效益是“法宝”
位于贵安新区湖潮乡的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同样“靠林吃林”。茂密的松林下,穿着“白纱裙”的竹荪从田畦中破土而出、长势喜人,五六名林农正背着筐、提着篮,轻手轻脚采收竹荪。
林农正在采收红托竹荪。
“仅3号区域这一片,一口气就能种13087棒竹荪?”融媒问政记者的提问即刻得到肯定答复。红托竹荪基地负责人伍洁介绍,建设基地的基础是林地生态,红托竹荪偏好阴凉环境、对光照需求较低,松林为竹荪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条件。伍洁说:“自然脱落的松针覆盖林下土壤,不仅节省了搭建棚架、购买松针的成本,还使林下种植的红托竹荪更加清香鲜美。”
基地负责人的“解说”,让何丽娟兴致盎然。“生态效益就是制胜法宝!近年来,林下种养殖业得到了贵阳贵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如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扶持资金投入,如何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相关部门认真思考、踏实谋划。”
听完代表建议,贵阳市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安均接过话头:“在资金方面,今年已申请到中央科技推广项目、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等上级补助资金共1500万元,用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全心支持各基地培育集‘精、特、优、土’于一体的生态品牌。”
贵阳市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安均接受采访。
一群林下鸡、一朵白竹荪,能形成多大的产业?生态资源产业化图景是最好的回答。
“正是得益于政策支持、资金到位,我们的竹荪基地已经起步。眼下,基地自种竹荪150亩、22.5万棒,在6至8个月的生产周期内,预计投入成本180万元,实现产量5.6万斤,实现产值210万元。竹荪在基地集中分拣、包装、冷藏、外运,销往全国各地。”伍洁说。
白云区都溪林场林下黑人参种植基地。
张荣伦也算了一笔账:“我们的林下走地鸡出栏量已达每年3万只,就拿今年8月来说,我们买进脱温鸡苗3000羽,销售走地鸡2000羽,收入16万元。此外,每月鸡蛋产量3万多个,单价1块5,基本每天都能卖光。”
鼎力推动 林下经济“钱景”好
优在生态,胜在增收。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价值优势?市林业局有自己的答案。“我局积极探索将林下种植纳入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体系,预算专项资金确保红托竹荪保险的市级配套部分得到妥善解决,保险机构也创新推出针对林下红托竹荪的特色农业保险产品。”陈安均说。
红托竹荪种植基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林下种植优势。
此外,市林业局充分用好贵阳市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平台,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贷款贴息,不断加强与金融行业的合作,加大贷款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力度,激励企业通过“裕农快贷”“贵林贷”等绿色金融贷款产品扩大产业规模。目前,贵州富黔硒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林下经济实体已成功申请“贵林贷”,贷款金额累计达8673万元。
支持到位,助推一把;做强一个基地项目,带动一群农户致富。眼下,乌当同创林下生态养殖基地项目已陆续带动周边200多户、300余人就业,让大家的荷包鼓了起来;贵安新区林下红托竹荪项目也已带动周边34户55人就业,人均增收5600元。
同创养殖基地的肉鸡。
随着无数个林下种养殖基地不断成长,丰富的生态资源被不断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转换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绿色资本。
记者从贵阳市林业局了解到,今年全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155.87万亩,带动约1.93万名林农增收,发放劳务工资4347.78万元。其中,发展林下种植10.96万亩,具体包括羊肚菌、赤松茸、红托竹荪等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黄柏、黄精、天麻、黄连等林下中药材种植项目,魔芋、辣椒、土豆等林农复合经营种植项目;打造示范基地20个;建设省级“定制药园”2个。
市人大代表何丽娟接受采访。
“唱响‘林中戏’,打响‘生态牌’,林下经济‘钱’景大好!”走访调研结束时,何丽娟感叹连连。一群群体态矫健的走地鸡,一朵朵身姿袅袅的白竹荪,一张张幸福满溢的村民笑靥,让贵阳贵安的青山绿水活力更显。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高晨畅
编辑:冉雨生
统筹:杨林波 杨萱
编审:刘昶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