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贵阳贵安大力实施“筑人才·强省会”行动,围绕“引、育、用、留”四大工程,贵阳贵安“三农”系统紧盯农村实用人才达10万人总体目标,以乡情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通过挖掘培育一批、传承发展一批、提升壮大一批乡村工匠,不断建立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目前累计培育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1名,省级乡村工匠名师86名,市级乡村工匠665名,一支素质好、结构优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正在逐步壮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组织保障强根基
搭建机制。成立贵阳贵安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推进小组,建立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多部门协作,行业协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了乡村工匠培育方案,通过年度化、项目化、数字化实施,协调推进乡村工匠和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评选组织、赛事举办、资格认定等事宜,培育推荐优秀乡村工匠入围省级乡村工匠名师。
摸清底数。立足本地资源、特色产业优势,采取市县联动、行业协同、多方挖掘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建立乡村振兴人才资源信息库和需求库,不断发掘强化技艺精湛、带动产业发展能力强的乡村工匠认定,截至目前,建立乡村工匠台账665人,主要涉及刺绣印染、传统建筑、雕刻彩绘、民间酿造、特色食品加工、制茶工艺等技能技艺。
激发活力。为支持乡村工匠发展,激发乡村工匠内生动力,贵阳贵安编制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分类认定目录,向符合条件的乡村工匠发放筑才卡,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把村工匠作纳入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范围,对高级农业技师按200元/月发放人才补贴,今年预计发放130余万元,吸引更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参与人才可以按规定享受政策待遇。
分类施策强培育
“头雁”引领。统筹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等人才培育计划,协调各类培育培训资源,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模式,不断发挥人才“雁阵效应”。加强与高校合作,遴选9名乡村工匠到中国农大、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知名学府参加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不断提升乡村工匠职业技能水平。
“四乡”筑基。将返乡青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群体纳入乡村工匠后备人才库,鼓励参加乡村工匠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分层次、分类别举办农村技能人才种养殖、茶叶加工、品牌打造、电商营销等能力提升培训班31期,培训人员1541人。
赛训“蓄水”。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方式,逐步扩大乡村工匠名师“蓄水池”,举办了第三届“筑城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茶艺与制茶活动,组织62名茶行业从业人员参加,精心遴选20余名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获得奖项17个,为乡村工匠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多元赋能强发展
借势乘风。借助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活动,精挑细选参展作品、精心组织展区布置、精心搭建产销平台,组织20名乡村工匠和27件精美作品在现场展示,活动期间,贵阳贵安展区人流量超过1.2万余人次,银饰及特色食品等小展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通过现场销售、订单预售等方式销售金额超60万元。
赋能“两业”。鼓励乡村工匠积极创作传统工艺精品,传承发展创新传统技艺,带动孵化农村特色产业,在充分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培育发展工作方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星级评定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村工匠创办的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各类乡村工坊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创业,累计吸纳就业7000余人。
媒体弘声。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力量,在中央、省、市多级媒体开展乡村工匠系列报道,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参与和支持乡村工匠培育工程。积极运用各类宣传平台,大力宣传乡村工匠培育政策,调动乡村工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弘扬工匠精神。以引入激活“创新派”、培育带动“传承者”、扶持用好“带头人”、发掘留住“守艺人”为主题,制作乡村工匠宣传视频,充分展示贵阳贵安乡村工匠技能技艺风采,赋能乡村工匠培育。
编辑:范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