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云贵胜江南

      从初中地理课上,我们知道了“云贵高原”这一地理单元的概念,但只有真实地踏足这片高原时,它蕴藏的精彩才会从纸面地图单调的色块中爆发出来,从小小的抽象褶皱中立体起来。最新一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云贵高原”专辑,带领读者感受云贵高原的独特之美。

图片

  按照地理的划分标准,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可是从飞机上俯瞰,云贵高原并不会有“地势相对平坦”的视觉感受,相反,很多时候看到的都是连绵不尽的山头;还有一条条奔涌的大河,像破冰船一样冲开“山海”,在群山间切、削、雕、磨。

  在山海中,乌蒙山不仅是云贵两省自然地理上的界线,也是两地不同气候的天然分界,最高峰韭菜坪位于贵州省境内,海拔2900米,素有“贵州屋脊”之称。由于山体高大,乌蒙山对冷空气向西、南方向的推进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因而其对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以及锋面两侧云贵两省天气和气候的差异产生了重要影响。

  云贵高原由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却是和而不同、个性鲜明: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云南高原温暖晴朗“四季如春”,贵州高原阴凉多雨;湿热的气候让云南高原上的土壤易被淋溶、氧化,经常呈现出热烈的红色。贵州高原则以黄壤为主,石灰土的分布也很广泛;云南高原除边缘地区地形比较破碎外,大部分地区高原面保存比较完好。贵州高原则有更多的高原峡谷分布,是地形切割破碎的喀斯特高原;云南高原是我国断陷湖最发育、形态最典型的地区,有着众多波光浩渺的大湖。贵州高原因碳酸盐岩岩层分布更广,透水性强,很难形成大湖,江河也往往呈现“峡江”之态……所以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虽然并称为云贵高原,学术界却往往视之为两个高原。

  云贵高原收纳了中国喀斯特景观的精华。世界喀斯特地貌看中国,中国喀斯特地貌看云贵。在这片土地上,分布着众多喀斯特景观,其中还有很多是中国的喀斯特景观之最,有一些甚至是世界之最。高度发育的喀斯特地貌,也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环境,让一些神奇动物得以在其中繁衍演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洞穴鱼类。星罗棋布的石灰岩溶洞,因地下水系连通性差,彼此隔离,形成了一个个演化上的孤岛,让这里成了全世界洞穴鱼类分化的中心之一。仰取天地间壮观瑰丽的喀斯特景观于一处,俯拾洞穴中幽微奇妙的生灵呈现演化秘密。云贵高原,几乎可以满足你对“喀斯特”这三个字的全部期待与好奇。

  云贵高原的山水之美,既有巍峨壮丽的“硬实力”,也有变幻无穷的“软实力”。那些在群山间奔腾的大江大河,断陷盆地中的大湖,是乐队中的钢琴、大提琴和大号,音色深沉、浑厚、广阔,它们代表着云贵高原的底色。流经这里的乌江、南盘江、北盘江,都有着“峡江”的深深烙印,也是走出高原的重要水道。

  此外,杂志还对云贵特有的民族民俗、人文风情、地缘格局等进行了精彩的展示,让人生发出“云贵胜江南”之感。

(图文来源于《贵阳日报》)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语

编审:肖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