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文明贵阳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破蒙启智 明理育德! 贵阳孔学堂开笔礼活动走进乡村,120余名新生品味传统文化

  时维桂月,开学伊始。9月15日,2023(癸卯)年贵阳孔学堂开笔礼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进高坡乡中心完小,120余名一年级新生正衣冠、拜先师、写“人”字……在隆重的仪式下完成人生第一礼,学会亲圣贤、亲师长、亲友人、亲校园、亲祖国,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动由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推广部部长翟佳致辞。她表示,“开笔礼”在古代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又称“破蒙”,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成长过程中的首次大礼,对每个人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这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庄严仪式感的“开笔礼”仪式上,翟佳部长希望孩子们能学会“感恩”一词。首先是感恩祖国璀璨夺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伟人和民族英雄;其次是感恩家乡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厚重深沉的红色文化;最后是是感恩长辈的关心和爱护,老师的谨慎勤恳和认真负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仪式上通过开展正衣冠、拜先师、朱砂启智、学“人”字、写“人”字、击鼓明志、长者送祝辞、赠“状元笔”七个环节,让新生们学习尚礼,感受“仁者爱人”的儒家文化,并立志做有理想的人、有德性的人、有文化的人。

  衣冠整洁,仪表庄肃,古来就是孩子们比年入学、知书明理的第一步。在正衣冠环节整理好仪容后,孩子们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行大揖礼,以表尊师敬长之情。

  同学们行大揖礼,敬拜孔子,入其门、学其道。从此要努力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与道理,并且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所谓朱砂启智,就是用毛笔蘸上朱砂在孩子们额头的正中央点上一颗红痣,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

  学“人”字、写“人”字,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杨伟勇老师手握毛笔,饱蘸浓墨,在纸上一撇一捺写下一个“人”字。同学们也纷纷效仿,书写自己的“人”字。“人”是一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寓意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从学习伊始就要学习做人。

  在古代,读书人要到学宫考取功名,在进入学宫时,往往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他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击鼓明志。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学生代表李蕊希同学上前击鼓,带领同学们一同诵读:“勤学勉,守孝悌;学谦恭,循礼仪;学做人,做好人。”

  在孩子们人生第一个重大的礼仪活动上,请聆听来自长者智者的谆谆教诲与美好祝福。高坡乡中心完小校长陈光彪在致辞中表示了对孩子们上好人生第一课,好读书、读好书的殷勤期盼。

  完成所有仪式后,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来到心愿墙粘贴自己的心愿卡。“我要成为消防员。”“长大,当老师!”“我要成为作家!”……同学们的愿望真挚且热烈。一年级(1)班的贺梓依说道:“参加开笔礼很开心,离开幼儿园进入新学校后,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贵阳孔学堂开笔礼活动首次走进乡村。高坡乡中心完小校长陈光彪介绍,这是学校第一次为一年级新生举办开笔礼。庄严而隆重的仪式,能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自我角色的转变,从而迈出人生坚实的第一步,也切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他说:“作为乡里的学校,家长和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和参与中华传统文化活动,这次活动对学校和家长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感谢孔学堂将开笔礼仪式带到我们学校,今后,学校计划将开笔礼作为以后一年级新生入校的第一课,将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也播撒进更多乡村孩子们的心田。” 

  据了解,孔学堂作为贵阳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响应中央“公共服务下沉”号召,坚持“走出去”的模式,将敬老礼、开笔礼、成人礼等传统文化送进了社区、学校,让孔学堂的活动惠及更多群众,开笔礼至今已走进甲秀·翠微小学、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省府路小学、花溪区漓江小学、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贵阳分校等学校。

编辑:刘慕轩

统筹:苏舟

编审:汪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