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来自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消息,南明区已全面完成红岩、摆郎、甲秀南路三座大型垃圾转运站建设工作。
据介绍,南明区原有28座垃圾转运站,多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除7座使用水平移动式压缩设备外,其余均使用老式垂直压缩设备或航吊设备,普遍存在设备老旧、垃圾处理效率低、处置能力不足、布局分散、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为彻底解决垃圾中转问题,2022年,南明区以建设生态环保、高效可行的收集、转运体系为目的,通过实施“南明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及基础配套项目”,建设红岩、摆郎、甲秀南路三座大型垃圾转运站,目前已完成建设。
“据测算,南明区现有的垃圾转运站(分类分拣中心)日处置规模可达1200吨以上,可实现全区20个乡、街道(除永乐外)的生活垃圾转运处置,形成‘一区三站’的整体运行格局。”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科高政恺说,除建成的三座转运站外,相关部门还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辖区区域特点、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序推进湿垃圾(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20年,建成投用小柴神厨余垃圾处置项目,2023年4月,建成投用永乐乡厨余垃圾处置项目。
此外,为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专业化水平,南明区不断建立完善与垃圾分类、回收运输体系相衔接、可共享的废旧物资回收运行管理体系,积极培育多元化回收主体,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有资质证照)95个。
下一步,南明区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全面强化已建成垃圾转运站(分类分拣中心)管理水平,鼓励回收企业与物业、环卫等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畅通回收利用渠道,形成规范有序的回收利用产业链条,不断健全南明区生活垃圾全流程处置体系,改善全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通讯员 杨柱)
编辑:李红丽
统筹:李华莹
编审: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