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贵阳网 > 黔中书

五月天,每一天过成节日

五月天里多节日。有好事者作过统计,从月初到月尾,5月计有大大小小26个节日、纪念日,涵盖了传统节日、现代节日纪念日、新兴民间节日、新兴节会活动和外来节日。深入人心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且不论,连“5·20”也因谐音为“我爱你”而被民间视为“告白日”。

但不论是节日的何种类型,都符合民俗学者对节日的定义: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习俗活动的特定时日,是特殊名称、特殊时间、特殊空间、特殊活动、特殊情感的五位一体。

70cf21334c348bfd219cff3d5e185f7a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5月14日的母亲节,无疑是一外来节日,但“母亲”是超越国界的。在多国语言体系中,呼唤母亲的发音几乎都一样——妈妈。普天之下襁褓中的婴儿,在人世间学会的第一个词也都一样——妈妈。有时候,我们尊称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长的她为“母亲”,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亘古不变。现代母亲节设立于20世纪20年代,如今不过一百多年。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一漫长且悠久的母爱颂歌相较,母亲节的历史可谓微不足道。正如澎湃新闻所刊发《母亲节——道不尽的爱与感恩》一文中所言,从节日的嬗变来说,母亲节早已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节日的源头可以是原始崇拜、祭祀活动、历法节气,以及宗教神话。最早的母亲节就从东西方的神话开始,为了纪念象征母亲的女神。作者写道,“古代母神节与现代母亲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表达对母神的崇拜之意,而后者则回归现实个体,更多对身边的母亲表达尊敬和感激之情。”

母亲的伟大,自然无需母亲节来彰显。但母亲节的设立,给了每个人一个机会,对女性、对母性,说一声“谢谢”。

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近些年来兴起的“文博热”,让过往在人们印象中门可罗雀的博物馆“热”了起来。这与文博系统的努力与更新有关,学者扬之水先生在《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中写道:“近年博物馆的兴盛发达,博物馆人员构成的改变,博物馆的开放形式以及展陈方式的变化,都为我们提供了打通‘文’与‘物’ 的方便。”许多人开始将逛博物馆视为生活日常惊喜的一部分,片刻远离尘世的喧嚣,收获一份安宁与喜悦。很多人来到一座新的城市,也开始将当地的博物馆作为旅行的第一站。人们走进博物馆的原因,今年博物馆日主题的3个关键词“博物馆、可持续性、美好生活”大概可当做答案。《人民日报》对这三个关键词的解读是:“促进文化遗产领域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积极联动,为致力可持续发展、建设美好家园而携手共进。”

可以预见,博物馆将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赋能美好生活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月19日作为“中国旅游日”,源自《徐霞客游记》开篇:“癸丑之三月晦(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短短24个字,为后人留下文化旅游的瑰宝。很多地方和徐霞客有关,被他“加持”过。选择5月19日,不仅是徐霞客的崇高地位,也兼顾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无论东西南北中,都适宜出门旅游。《中华遗产》杂志刊文说,在尚未流行沙漠行、冰川行时,今人的风景名胜乃至名胜格局,大多源于古人游踪、旅迹与评说。山川湖海,辽阔天地,广袤中国众多“风景”,和古人因为有了关联,而成了“名胜”。名胜是古人造就的,我们只是追随其后尘。今天我们有这么多“旅游目的地”,得感谢他们。

风景是如何炼成名胜的?一切皆因人文的力量。

今年5月21日是第四个“国际茶日”。 18世纪中叶,英国园艺师罗伯特·福琼从安徽和武夷山带走大量茶苗和种子,茶树从此开始在世界的土壤发芽。行至2019年,以赞誉茶叶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5月21日被联合国正式定为“国际茶日”。世界上有三大饮品,茶、咖啡、可可,《三联生活周刊》刊文说:“只有茶征服了世界。”不过,“喝茶”与“喝水”不一样,在于有内涵、有文化、有故事。茶的故事,就是人的故事,就是艺术的世界,就是中国的故事。于我们而言,它不是一片简单的植物叶子。

在这些节日里,我们尊崇传统,发现美好,安顿身心,于是便能把日子过得像节日一样。

编辑:舒锐

统筹:董容雨

编审: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