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迎蝶变 蓄势腾飞正当时——开阳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31 09:47   来源:开阳频道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开州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响起,竞相发展的热潮奔涌不息,处处集聚着大项目、大建设、大产业、大跨越的强大发展气场。

  在这里,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工业倍增加快突破、城镇品质持续提升、农业趋向现代高效、旅游业态加速升级……开阳全县上下万众一心、迎难而上、乘势而进,用苦干实干的精神,拼出了GDP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赢来了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绘出一幅产业发展遍地开花、城镇宜居宜业、乡村生机勃勃、群众安居乐业的生动画卷。

  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开阳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决落实“强省会”行动,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汇聚“四化”建设的澎湃动能,形成开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强劲引擎。

开阳城区。开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A 抢抓风口机遇

  跑出工业发展“加速度”

  3月下旬,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仪式,成功实现贵州企业在北交所上市“零”的突破。

  位于开阳县的安达科技是一家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生产制造企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从生产黄磷等传统磷化工产品,到转型自主研发新能源电池材料磷酸铁锂和磷酸铁,成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众多知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成功实现上市。

  安达科技的探索足迹折射出开阳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轨迹。

  众所周知,开阳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原始资源条件,是全国三大磷矿主产区之一,磷矿石年产量约占全省的42%,县内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达19亿吨,远景储量约30亿吨。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开阳县过度依赖传统磷化工产业,主要以量取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结构不优,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没有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痛定思痛,开阳县从优化产业结构、降本增效方面入手,推动产业走向精细化和绿色化。同时,立足传统磷化工基础优势果断切入新能源赛道,以新能源产业的生态链构建和集群化发展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破壳新生”。

  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开阳县聚焦打造“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园区”,全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园区布局由分散式“一区五园”升级为集中式“1+3”园区,园区范围由6.83平方公里调整为23.25平方公里发展集聚区,园区产业功能由“单一化”逐渐完善为“多维化”,为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平台。

  同时,开阳县坚持以现代化工为首位产业,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精细磷化工、高端磷肥三大产业主链,立足“延链补链强链”开展产业大招商,成功引进宁德双氟项目、磷化六氟项目、中伟磷酸铁锂及磷酸铁项目、邦盛磷酸铁锂及磷酸铁项目等十多个重大项目,逐步完善优化产业上下游布局,推动形成多产业齐头并进的新兴产业体系,助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

  此外,开阳县全力抢抓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风口期”,紧盯头部企业,成功引进宁德时代、中伟股份、邦盛集团、胜威凯洋等头部企业入驻,快速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全力助推头部企业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迅速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效应。

  在开阳工业人看来,能不能抓住新能源产业风口,关键就看这两三年。抢抓机遇,速度很重要。为此,在服务企业、项目落地过程中,开阳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擦亮“贵人服务”品牌,全方位为企业纾困解难,确保新能源产业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增效。去年,中伟年产20万吨磷酸铁项目首条生产线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249天,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刷新了项目建设的“开阳速度”。

  谋划园区规划布局抢抓风口产业机遇,开展产业链条招商构建新兴产业体系,助推头部企业落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多管齐下,开阳县工业经济强势上扬,千亿园区呼之欲出。

  数据显示,去年,开阳县举全县之力,抓项目、铸链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34.83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4.6%,勇夺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如今的开州大地上,新型工业化步履铿锵、其风正盛!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B 补齐设施短板

  着力丰富城市“烟火气”

  过去一年,开阳县抓规划、优布局,净增城镇集中建设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这既为“四化协同”发展留足空间,也让城镇旧貌换新颜,全县上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作为开阳县城里的老街道,正街历史久远,虽只有几百米长,却是县城城区发源的起点,承载着无数人的成长记忆和厚重的历史沉淀。

  沐浴着新型城镇化的春风,曾经的历史老街也悄然“改头换面”,重新焕发新机。“目前,开阳县推进正街街坊打造项目建设,通过提升改造,让正街既能作为开阳历史文化展览展示的载体,也能补齐民生短板,还能提升传统业态,发展活跃夜经济。”正街改造项目专班负责人黄海平介绍。

  目前,正街项目已完成综合文化展馆、一小北门等主体工程建设,文化便民服务设施完善、原百货公司仓库复建、鳌山山体绿化景观打造等也在加速推进中,预计年内完工投用。届时,正街将以全新姿态讲述历史过往、迎接八方来客。

  在城区老街提升改造的同时,依托“一圈两场三改”等工作,老旧小区的功能和面貌也得到了大幅改善,不断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吉城名苑一期是开阳县修建较早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共有近300户住户,小区基础设施、绿化、道路等“欠账”较多,造成诸多生活上的不便,让小区居民颇有怨言。

  为改善小区环境、构筑温馨家园,开阳县对该小区实施改造,项目涉及强化安保、美化环境、优化功能等内容。升级排污管道、规范停车场地、增设监控摄像头、安装太阳能路灯……一番改造后,小区环境大变样,居民竖起大拇指。“现在,小区环境好了,道路宽敞了,大家住得特别舒心。”小区居民吴洪梅谈到现在的生活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开阳,像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有数据为证,去年,开阳县聚焦“一圈两场三改”,完成4个“15分钟生活圈”的“一图一表”规划编制;新建公共停车场9个,新增停车位1500个;提升改造农贸市场1个,新建惠民生鲜超市1个;完成背街小巷改造30条、老旧小区改造8个3646户,开工金阳路至西绕线棚户区改造240户;扎实推进“脏乱差堵”整治行动,维修破损路面1.3万平方米、路灯1120盏;完成县城三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综合提升地下管廊51.7公里,县城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8.5%以上……一个个项目、一项项数据,支撑着群众“三感指数”稳步提升,推动着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

  当下,开阳县创新思路加快城市更新,以城市“一圈两场三改”为抓手,以用地总规模倒逼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持续抓好垃圾分类、交通治堵、市容市貌、绿化美化亮化等综合整治,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未来,开阳将聚焦产城互动,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县城空间布局,通过深化“中部老城更新区、北部产城配套区、东湖宜居宜游新区、顶方延伸拓展区”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南江大道、迎宾大道东段等市政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和建设内容,加快建成全省县城建成区人口达20万人以上的节点性特色县城之一。

俯瞰开阳县云山茶海。开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C 聚焦产业布局

  打造高效农业“新样板”

  春日里,来到位于开阳县楠木渡镇的贵阳农投集团蔬菜良种繁育中心,育苗大棚内,经过技术培训的当地村民正忙着给幼苗扒土、嫁接、合盘……现场忙碌而有序,一幅春耕备耕的火热场景扑面而来。

  “去年3月,蔬菜种繁中心建成投产。中心配置内外遮阳、增温保温、循环通风、补光添光等几大系统,可实施信息化种植控制,追溯种苗繁育过程,实现播种、催芽、配肥、物流、灌溉等机械化流水线作业。”贵阳农投集团蔬菜良种繁育中心相关负责人、技术员谢关福介绍,自投产以来,中心累计完成育苗2000多万株,主要品种为辣椒、茄子、瓜果等,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现代的管理技术,让中心实现一年四季均可育苗。

  在此过程中,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让传统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奋勇投身乡村振兴新征程。

  正在忙着为幼苗合盘的何永菊是临江村的村民,已在中心培训工作了一月有余,很快适应了自己“产业工人”的新身份,干起活来十分熟练。“我家就住在附近,在这里上班不但能学到农业技术,也不耽误照顾家里,一个月干下来能赚上好几千块钱。”在何永菊和同事的忙碌中,一株株优质种苗不断育成,送往全省各地的种植基地。

  在宅吉乡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里,同样也是一幅热闹的农忙景象。远远望去,几台耕地机械在平整的高标准农田里轰鸣作响、来回作业,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足准备。

  宅吉乡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试点项目是开阳县和贵阳农投集团联合实施的“沃土计划”项目,已建成5200亩,包括2600亩核心示范区和2600亩辐射高标区。

  “通过建设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耕地由原来的3426块归并为233块,耕地坡度由原来的10至25度降至5度以下,可全程机械化耕作。改造后,耕地质量大幅提升,可实现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亩均增收500至900元,耕地的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一谈起高标准农田带来的好处,项目负责人华成祥打开了话匣子。

  得益于农业现代化的助力,去年,开阳县特色农业增产增效明显,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86亿元,增长4.7%。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复耕复种撂荒地、整治冬闲田等,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菜篮子”供应充足,“富硒”名片越擦越亮。

  与此同时,开阳县突出试点带动,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五治”,强化“五类村庄”分级分类管理,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

  聚焦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开阳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村宜居、农业提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

游客在开阳体验滑翔伞。

  D盘活旅游资源

  带动旅游经济“火起来”

  3月以来,开阳县禾丰乡上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成为一片金色的花海,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香,油菜花海和青龙河构成“玉水金盆”之景,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赏景游玩。“在这里拍照,出片率超高,还能玩滑翔伞从空中赏花拍花。”前几天,贵阳游客郑红英和几个朋友到禾丰乡摄影,对“玉水金盆”赞不绝口。

  春风送暖,百花盛开,正是踏青好时节。开阳县以十里画廊为踏青赏花行的圆心,半径辐射到玉水金盆大地艺术景观、水东乡舍温泉民宿、南江花谷景区、云中君滑翔伞基地、星悦田园精品度假酒店等看点玩点,开启空中赏花、深度赏花、体验赏花全新玩法,提升了人气与流量。

  其中,开阳县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发展,引进落地云中君滑翔伞基地,让游客能够乘滑翔伞翱翔在十里画廊上空,俯瞰两岸美景,体验惊险的空中之旅。

  开阳县文旅局局长翟宇鸣介绍,开阳县充分利用赏花资源优势,策划举办赏花踏青主题活动,以“赏花+”模式为主线,推动农文体旅多方位深度融合,运用好赏花流量带动周边旅游,逐步建成集旅游、文化、休闲、美食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融合型赏花线路经济消费圈。

  旅游发展既要“流”量,也要“留”量。为让慕名前来的游客留下来、住下来,开阳县大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全方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水东乡舍正是开阳县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助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探索成果之一。该项目依托南江大峡谷、十里画廊景区旅游资源,挖掘水东文化潜力,引进市场经营主体,创新水东乡舍“三改一留”开发模式,建立“622+1”利益联结机制,将闲置农房打造成充满乡愁的田园民宿,实现农户受益、村集体增收、平台公司和投资方盈利共赢的目标,推动乡村旅游向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目前,水东乡舍又推出2.0版本——大岩温泉山居样板区,采用组团式的打造方式,非常适合40人以下的小型聚会。“在功能上增设温泉,加上室外餐厅、烧烤等,让游客有更好的入住体验。”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津桃说。

  去年,开阳县实现旅游总收入71.2亿元,接待过夜游客42万人次,游客人均消费1040元。这样的“成绩单”更加坚定了开阳县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的信心和底气。

  开阳县将充分发挥水东文化、山水田园、地热资源三大优势,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完成水东文化脉络梳理,全力推进十里画廊农文旅产业园项目建设,启动大地艺术谷景观提升及留香温泉街区配套基础工程建设,积极打造更多旅游热点。同时,挖掘县域露营资源,依托农耕文化体验园打造野奢露营体验目的地,分散布局一批临水、依山、观田、赏林的露营打卡点,开发垂钓、星空、野趣、溯溪等特色业态,提供更加多样化、差异化的空间体验。

  当前,旅游已成为开阳的一张靓丽名片,基本形成以花海美景、富硒美食、避暑漂流、民宿酒店、非遗体验、美丽乡村等为特点要素的旅游产业业态。随着旅游产业的加快升级,开阳县以康养度假为路径的旅游产业化未来可期。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文/图

  编辑:李华莹

  统筹:胡家欢

  编审:刘文强